本报讯(记者陈汉桥)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林熙然、涂彩霞教授主持的“抗IV型变态反应中药治疗湿疹的研究”日前结题。该课题筛选研究20余种中药,首次从细胞分子水平多项指标检测这些中药的作用机制,并研制成治疗湿疹的方剂。我国采用中药治疗湿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林熙然教授指导下,涂彩霞等自1993年7月开始,以中西医……
本报讯 (记者陈汉桥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林熙然、涂彩霞教授主持的“抗 I V型变态反应中药治疗湿疹的研究”日前结题。该课题筛选研究 20余种中药 ,首次从细胞分子水平多项指标检测这些中药的作用机制 ,并研制成治疗湿疹的方剂。
我国采用中药治疗湿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林熙然教授指导下 ,涂彩霞等自 19 9 3年 7月开始 ,以中西医结合为途径 ,在拆方分析的基础上 ,以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动物模型 ,对中医治疗湿疹常用的 30味中药进行了实验药效学筛试 ,发现其中 21种具有抑制 I V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为临床选用治疗药物、优化方剂提供了实验依据。在此基础上 ,他们还设计制备了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茯苓汤及冲剂。经临床以 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神经肽为检测观察指标 ,研究中药抗 I V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 ,探讨复方茯苓汤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揭示 ,中药能作用于免疫调节分子网络中的多个靶点 ,这一作用机理为开辟新型抗过敏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临床随机对比观察验证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疗效 ,适用于大多数中、轻症患者。本方既优于抗组织胺药 ,又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严重的副作用 ,并可作为重症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