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原因导致的脱发秃顶,为当事人造成不小的烦恼。虽有假发能遮“光”,但对爱美者而言,毕竟还是满头秀发来得酷。目前有生发药物,但效果不够理想。科学家把生物技术引入毛囊再生研究,形成了新学科──毛囊生物学,利用组织工程等技术,为逐渐消灭秃顶等毛发疾病带来了更大的希望。哺乳动物的毛发和鸟类的羽毛组织起源相同,功能相似,……
各种原因导致的脱发秃顶 ,为当事人造成不小的烦恼。虽有假发能遮“光” ,但对爱美者而言 ,毕竟还是满头秀发来得酷。目前有生发药物 ,但效果不够理想。科学家把生物技术引入毛囊再生研究 ,形成了新学科──毛囊生物学 ,利用组织工程等技术 ,为逐渐消灭秃顶等毛发疾病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哺乳动物的毛发和鸟类的羽毛组织起源相同 ,功能相似 ,是其身体最小和最吸引人的器官。它们具有调节体温、感触与保护、社交及吸引配偶等功能 ,而在鸟类其羽毛还有助于飞翔。这些器官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很大 ,丰富多彩。如水獭的皮肤每平方厘米有高达 125, 000根毛发 ,用以起到防止热量散发 (绝热 )及隔水作用 ,对其在水中生活及捕食极为重要。雄孔雀的羽毛颜色绚丽多彩 ,形状独特 ,全身羽毛达总体重的 1 7%左右。这些各式各样的器官在其发生与形成过程中是如何有序地受到调控尚不完全清楚。在最近几年毛囊再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比如 ,毛囊发育和形成的分子机制包括毛发生长的诱导因子与信号传导及其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所有器官发生的分子机制中研究得最为透彻的一种。这些重大的毛囊生物学的科学发现会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催化一些全新和特异性强的毛发生长药物与治疗手段。
毛囊研究的进展
毛囊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形成之后在人体终生不断呈周期性和有规律地自我再生 ,是成人有此特征的唯一器官系统 ,因此为器官与组织再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模型材料。人们发现将人的毛囊截断 ,然后将上半部分毛囊移植到裸鼠皮下 ,结果截断的毛囊能够重新长出一个完整的新的毛囊。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毛囊组织的某些特定细胞 ,如真皮鞘和毛乳头 ,在被移植到另一个人的手臂上以后能在受体身上原本只有细小汗毛的部位长出了又黑又粗的毛发。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挑战脱发谢顶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人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将来能通过引入一群特定的毛囊细胞去再生毛发 (细胞治疗 ),或者最终通过导入诱导因子而再生毛囊(基因治疗 )。在小鼠和大鼠身上 ,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即使在无毛区 (如脚掌 )也能诱导毛发的生长。这种毛乳头细胞在体外培养几十代之后仍然具有诱导毛发再生的功能。在人身上类似的实验虽然要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不容易 ,但一样极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有一天通过皮下注射毛发诱导细胞或毛发诱导基因能够在毛囊已被破坏的部位诱导新的毛囊再生的话 ,则给人类治疗脱发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治疗毛发疾病的曙光
总之 ,过去几年来 ,在毛囊生物学研究方面涌现出了许多突破进展 ,没有人能够预料皮肤科专家和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 ,将在多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科学发现转化成一类全新的生发产品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小巧而数目巨大的毛囊已经吸引了众多的院校科研机构及制药公司 ,它们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事有关毛囊发生和生长周期调控的基础研究 ,在未来的几年内许多有关控制毛发生长的复杂的信号传导及分子机理将为人类所掌握 ,从而为治疗各类毛发疾病带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