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的综述报告和老年药学专业分会报告中,对老年病的研究涵盖了心血管系统疾并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多种老年常见并多发病,其中对老年痴呆症(AD)的研究成为本次大会的一个热点。基础与临床研究仍需深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杜贵友研究员在综述报告中介绍,AD临床上以进行性退行性神经并精神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至今发……
在2002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的综述报告和老年药学专业分会报告中,对老年病的研究涵盖了心血管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多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对老年痴呆症(AD)的研究成为本次大会的一个热点。
基础与临床研究仍需深入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杜贵友研究员在综述报告中介绍,AD临床上以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病、精神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至今发病机理不明。近年研究发现,脑内神经递质代谢障碍、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基因突变等因素在AD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AD在神经病理学方面有以下特征:老年斑:其核心为淀粉样肽,周围是大量的异常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成分;神经纤维缠结:由成对的螺旋丝在神经元内积累而成,由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组成;其他:空泡变、神经元轴索和突触异常及星状或角质细胞增生等。目前,有各种假说从不同的方面对其发生及发展进行了推测,较为肯定的有基因假说、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假说、β-淀粉样蛋白假说、代谢紊乱假说、自由基损伤假说、神经元凋亡及免疫炎症假说。大量研究表明,AD是多病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AD相关基因及非基因因素共同促成了其发生和发展。
对于AD的研究方法,杜贵友研究员说,动物实验造型方法如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与AD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一些神经递质的变化与人相似,但动物的学习记忆障碍与人有本质不同。动物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是短暂、低等和简单的,而人的学习记忆障碍是进行性、长期、高级和复杂的。因此,动物相关的实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开发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
作为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病变,AD至少可分为三种,即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D)和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VD是由于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它由脑缺血引发,而脑缺血可导致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诱发神经元凋亡。目前,临床上尚无可以治愈的特效药物。为开发治疗VD的药物,天津武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齐刚等人进行了绞股蓝总皂苷(GP)对VD导致的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和DNA、RNA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