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珊珊实习生肖欢欢通讯员卢忠光)记者从日前在广州举行的“术中唤醒脑功能区手术”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悉,脑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出现上升趋势,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四之间。其中,神经性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出头晕、头痛等症状,经常被误以为是睡眠不足或神经衰弱。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实习生肖欢欢通讯员卢忠光 )记者从日前在广州举行的“术中唤醒脑功能区手术”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悉 ,脑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出现上升趋势 ,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四之间。其中 ,神经性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由于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出头晕、头痛等症状 ,经常被误以为是睡眠不足或神经衰弱。
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伟民教授告诉记者 ,神经性胶质瘤通常称胶质瘤 ,是一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 ,大多数属于恶性。
早期体检中难以发现
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为隐匿性生长 ,且多长在大脑的非功能区 ,不直接侵袭控制语言、行为等中枢神经 ,因而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 ,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和其它神经功能障碍 ,常被患者当作暂时性的小毛病而抛诸脑后 ,极具迷惑性。更可怕的是 ,胶质瘤早期在例行健康检查中不易被发现 ,即使去做CT和核磁共振 ,也只有部分患者能被早早地检查出来。因此 ,相当多的胶质瘤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病情 ,已经到了中晚期。
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 ,由于胶质瘤的快速增殖 ,患者的脑神经受到压迫 ,颅内压增高 ,出现癫痫、瘫痪、失语或其它意识障碍。一旦脑组织被挤压到硬脑膜间隙或颅骨的生理孔道 ,就会引起脑疝。脑疝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 ,死亡率可达五成以上。它不但严重影响脑的血液循环 ,还会导致呼吸障碍、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 ,加重脑水肿 ,使颅内压更高 ,最终 ,患者因脑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而死亡。
胶质瘤多发于中老年人
胶质瘤患者从老人到幼童各个年龄段都有 ,但多发于中老年人。通常患者年龄越大 ,肿瘤的恶性程度也越高。目前 ,医学界对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通常认为有可能与外部环境对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有关。
针对“用脑过度会不会增加患脑肿瘤的风险”的疑问 ,专家表示 ,用脑过度与患胶质瘤的几率并无直接联系 ,但是 ,过度疲劳将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而患胶质瘤的风险会随免疫力的下降而增加。
如果患者发现病情较早 ,且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也较低 ,是可以治愈的 ,例如非侵袭性胶质瘤经手术切除后 ,患者最长可存活十年。如果发现较晚 ,且肿瘤恶性程度较高 ,则存活期可能只有一两年。
胶质瘤治愈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非常高 ,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 ,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也逐渐增加。如果胶质瘤长在一些特殊的部位 ,比如脑干等 ,则很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