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的大鼠和白兔,经过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竟然能够恢复肌力,重新站立并缓缓爬行。这是郑州大学一附院(原河南医大一附院)等单位进行的神经干细胞系列研究的课题之一。这项题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截瘫动物的研究”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此项系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也给瘫痪病人重新站起带来了希望。为此,我们走访了这项研究的课题负责人……
瘫痪的大鼠和白兔 ,经过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后 ,竟然能够恢复肌力 ,重新站立并缓缓爬行。这是郑州大学一附院 (原河南医大一附院 )等单位进行的神经干细胞系列研究的课题之一。这项题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截瘫动物的研究”取得成功 ,标志着我国此项系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也给瘫痪病人重新站起带来了希望。为此 ,我们走访了这项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之一──郑州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杨波副教授。
问 :怎样去认识和理解干细胞 ?
答 :简单地说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样分化能力的原始细胞。干细胞主要分3类 :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人类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 ,这可以理解为最原始的全能干细胞。受精卵继续分化 ,可以形成许多全能干细胞即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提取这些细胞中的任何一个放置到妇女子宫中 ,都可以发育出一个完整的人体。全能干细胞在进一步分化中 ,形成各种多能干细胞 ,它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和组织的能力 ,但却丧失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例如骨髓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
问 :什么是神经干细胞 ,它有什么意义或作用 ?
答 :神经干细胞 (n e u r a l s t e m c e l l , N S C )是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且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理论上 ,绝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都可归结为神经细胞的形态或功能异常 ,而神经干细胞则可针对性地纠正那些异常的神经细胞 ,用于治疗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梗塞、脑血栓、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脑退行性变或发育不全等。神经干细胞除上述应用外 ,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其治疗潜力是难以估计的 ,可能会因此带来神经科学治疗领域的革命性进步。
问 :我国的干细胞研究与国外比较如何 ?
答 :国内科学界有关专家认为 ,我国的干细胞研究目前与国外先进水平差别还不算很大,理论研究可能处于同一起跑线 ,如果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顺利 ,则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瘫痪病人重新站立起来的国家。目前 ,除郑大一附院开展这项研究外 ,已开展神经干细胞研究的还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哈尔滨、西安等地的某些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
问 :你们在神经干细胞研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
答 :我们于 2000年 8月成功地进行了人类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同年 11月 ,人类成体神经干细胞研究又获成功 ;同时相继成功地进行了大鼠和兔子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之后 ,又完成了神经干细胞储存及复苏的研究。
去年年底 ,我们开始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截瘫动物的研究。首先 ,我们将大白鼠脊髓横行切断 ,造成大白鼠后肢完全瘫痪的动物模型。然后将这些大白鼠分为两组 ,一组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 ,称为移植组 ;另一组不做移植 ,称为对照组。细胞移植后第 8天即可见瘫痪动物的后肢肌力开始轻微恢复 , 2~ 3周后可出现爬行 , 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 ;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无任何恢复。之后 ,经神经电生理测定显示 ,原横断的脊髓有电冲动传导。动物处死后在横断段移植区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细胞 ,而对照组横断区呈空腔状。
问 :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目前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
答 :由于人类成体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成功 ,并且可以初步进行储存和复苏 ,所以 ,以后若出现脑部病变需要做手术的患者 ,在术中可选择性取出少量废弃的脑组织进行体外分离和培养 ,然后储存之。在患者进行其他治疗一段时间后 ,若效果不明显 ,可以尝试用先期储存的患者本人的神经干细胞进行移植。另外一方面 ,当患者出现脑和脊髓病变时 ,医患双方都应积极努力 ,保护残存的神经组织 ,为以后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