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日常饮用水中低浓度的铜与食物中的高胆固醇结合后,通过某种特殊的反应,将会促使试验用的兔子体内出现类似早老性痴呆病的症状。如果这一结果对于人体也是适用的,那么人们在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饮用含有铜离子的自来水。这项研究是去年发表的一项意外成果的副产品。曾就职于美国列克星顿肯塔基大……
本报讯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 ,人们日常饮用水中低浓度的铜与食物中的高胆固醇结合后 ,通过某种特殊的反应 ,将会促使试验用的兔子体内出现类似早老性痴呆病的症状。如果这一结果对于人体也是适用的 ,那么人们在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的同时 ,还要尽量避免饮用含有铜离子的自来水。
这项研究是去年发表的一项意外成果的副产品。曾就职于美国列克星顿肯塔基大学钱德勒医疗中心的病理学家LarrySparks发现 ,给兔子喂食高胆固醇食物能够加速 β淀粉状蛋白在兔子大脑内的积累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正是由于这种小型蛋白质的破坏 ,使早老性痴呆病患者的脑组织发生了变性。Sparks同时在兔子大脑内发现了与早老性痴呆病患者大脑内的斑块类似的组织。然而令人费解的是 ,在Sparks目前工作的亚利桑那州太阳城太阳健康研究学会进行的试验中 ,同样的高胆固醇食物却不会导致β淀粉状蛋白出现大量的聚集 ,最后他终于搞清了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试验动物在太阳健康研究学会饮用的是蒸馏水 ,然而之前动物喝的却是自来水。通过对实验室中饮用水样本进行的分析显示 ,铜离子的多少是导致这两种结果的关键因素。
据上周的《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报道 ,在随后进行的试验中 ,Sparks与Morgantown西弗吉尼亚大学的行为科学家BernardSchreurs向蒸馏水中加入了一定浓度的硫酸铜———这一浓度仅为美国准许的饮用水中铜浓度最高值的 1/10。与只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和纯蒸馏水的兔子相比 ,同时摄取含少量铜饮用水和高胆固醇食物的兔子的脑组织中产生 β淀粉状蛋白的神经细胞的数量骤然增加了 50%,并且后者的脑组织中还出现了在其他动物中非常罕见的类似斑块的组织。与其他兔子相比 ,在复杂的试验过程中 ,它们的身体状况要糟糕许多。
尽管如此 ,其他早老性痴呆病研究人员尚不能断定动物脑组织的变化是否真的代表了这种疾病的病理学症状。例如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AshleyBush推断 ,兔子的神经细胞产生的大量 β淀粉状蛋白可能是其体内中和铜离子毒副作用的正常反应的一部分。他强调在动物体内发现的类似斑块的组织周围并未被退化的神经末梢所环绕 ,而这一症状恰恰是在早老性痴呆病患者脑内很容易观察到的。对此Sparks则认为 ,他的试验对于这一过程而言过于短暂 ,因此无法观察到最终的结果。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广泛地利用早老性痴呆病的老鼠模型进行附加试验从而对铜的影响进行评估。流行病学的研究有可能揭示饮用水中的铜与人类的早老性痴呆病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马里兰州毕士大国立老年研究院的MarcelleMorrison -Bogorad认为 ,Sparks与Schreurs进行的工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她补充说 ,现在就让人们为自来水中的铜而“发愁为时尚早”。换句话说 ,不要急着换掉你的铜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