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发生阵发性烧灼样疼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疼痛多为单侧,可伴有疼痛侧面肌痉挛,流泪、流涕、流涎等。根据三叉神经的分布,可分为Ⅰ支(眼支)疼痛、Ⅱ支(上颌支)疼痛和Ⅲ支(下颌支)疼痛。中医辨证有风热外袭、肝胃实热、阴虚火旺三种情况。风热外袭伴有外感症状;肝胃实热兼见烦躁、易怒、口渴、便秘;阴虚火旺兼有形体消瘦……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发生阵发性烧灼样疼痛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疼痛多为单侧 ,可伴有疼痛侧面肌痉挛 ,流泪、流涕、流涎等。根据三叉神经的分布 ,可分为Ⅰ支 (眼支 )疼痛、Ⅱ支 (上颌支 )疼痛和Ⅲ支 (下颌支 )疼痛。中医辨证有风热外袭、肝胃实热、阴虚火旺三种情况。风热外袭伴有外感症状 ;肝胃实热兼见烦躁、易怒、口渴、便秘 ;阴虚火旺兼有形体消瘦、手心烦热、颧红升火等。针灸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即刻止痛、缓解疼痛程度 ,减少发作次数的疗效。对继发性者效果较差 ,须进行对因治疗。
( 1)针刺疗法 :Ⅰ支疼痛取鱼腰。选用 1~ 1.5寸 28号毫针 ,从患侧鱼腰穴处以3 0°角向内下方刺入 10毫米左右 ,有触电样针感传至前额时 ,提插 20~ 50次。Ⅱ支疼痛取四白。选用 1~ 1.5寸 26号毫针 ,倾斜 45°向后刺入患侧四白穴 ,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时 ,提插 20~ 50次。
Ⅲ支疼痛取下关。选用 2寸 26号毫针 ,从患侧下关穴向对侧下颌角方向刺入 ,当有触电样感觉传至下颌或下牙时 ,提插 20~ 50次。如疗效不显 ,可配夹承浆穴 ,用 1~ 1 .5寸 26号毫针 ,以 30°角向前下方刺入 ,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 ,提插 20~ 50次。临床可结合辨证取穴 ,外感风热者加外关、合谷 ;肝胃实热者加太冲、内庭 ;阴虚火旺者加太溪、风池。隔日针刺 1次 ,10次为一个疗程。
( 2)耳针疗法 :取额、上颌、下颌、交感。用毫针中等强度刺激 ,捻转数分钟 ,并在有效治疗点埋针。
( 3)穴位注射 :用 0.5%盐酸普鲁卡因 0.5毫升 ,按发病部位 ,Ⅰ支注入攒竹 ,Ⅱ支注入四白 ,Ⅲ支注入夹承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