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自行车运动员王艳、香港歌星卢巧音在他们的人生中都遇到了一个交叉点————遭遇一种叫“重症肌无力”的病症。这种可怕的不治之症,会让人全身肌肉缓慢、逐渐萎缩,整个人体的肌肉完全无力,直至最后呼吸肌也全部萎缩、出现“呼吸危象”,无力呼吸空气,最终窒息而亡。更可怕的是,人类至今未找到其致病病毒,但由于环境的恶化,它正以每年8/100000的发病率递……
著名自行车运动员王艳、香港歌星卢巧音在他们的人生中都遇到了一个交叉点————遭遇一种叫“重症肌无力”的病症。这种可怕的不治之症 ,会让人全身肌肉缓慢、逐渐萎缩 ,整个人体的肌肉完全无力 ,直至最后呼吸肌也全部萎缩、出现“呼吸危象” ,无力呼吸空气 ,最终窒息而亡。更可怕的是 ,人类至今未找到其致病病毒 ,但由于环境的恶化 ,它正以每年 8/100000的发病率递增。早在 30多年前 ,一位名老中医苦心孤诣 ,一头扎进这种医学上被称为“绝症”的研究之中。如今 ,面对这个在医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这个被断定临床治疗可暂时缓解病情但不能根治的绝症 ,年已 88岁高龄、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却明确地宣告 :我有信心根治这种绝症 !
他是广东人都熟悉的名老中医邓铁涛。
本报记者 :您什么时候接触这种绝症 ?
邓铁涛 :我在上世纪 70年代开始接触重症肌无力的病例 ,当时觉得这个病很有意思 ,就一直研究了下来 ,开始从临床中慢慢积累。从 2001年起 ,我开始专攻重症肌无力的最后阶段 ,也是最危险、最致人死命的呼吸危象 (呼吸麻痹 )。这个阶段的治疗病死率是 36%40%。
记者 :您怎样分析这种绝症的病因 ?
邓铁涛 :我认为重症肌无力应属中医虚损病症 ,有虚弱和损坏双重含义 ,不同于一般的脾虚症 ,其实质是脾胃虚损 ,由于临床症候复杂 ,我们又加以“五脏相关”的理论解释 ,脾胃食物源断不能供养五脏 ,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脾胃虚损主要是由于工作劳累 ,心理过于紧张等引起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病毒感染、各种辐射、农药残留等因素增加 ,导致越来越多人体免疫功能失调 ,这种病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重症肌无力发病来势凶猛
记者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中医比较适合医治一些慢性病 ,但重症肌无力来势往往又凶又猛 ,有的患者发病不到一个月就会出现呼吸危象 ,濒临死亡边缘。
邓铁涛 :现代人都误解了中医 ,因为近代掌握中医的人都没有继承好中医的精髓。过去的老中医 ,什么急症、重症没见过 ?客观上而言 ,中医发展落后于西医也决定了它必须在一些急、重病症上找突破口 ,简单的病西医都能治而且见效快 ,复杂的病 ,用西医的抗菌素、激素也许一时能控制 ,但是却无法根治 ,远期疗效不理想 ,易复发或引起后遗症。重症肌无力就是这样。
记者 :中西医秉承不同的医学理论。
邓铁涛 :对。中医理论讲求“扶助” ,而西医则讲求“对抗”。当面对疾病时 ,西医的方法是找到这种致病的病毒 ,再将它杀死 ,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医则不计较具体是什么病原体引发 ,不追究具体的病型 ,注重对病毒与人体“正气”斗争所表现的症候以辩证论治。不像西医把病毒杀灭在体内 ,注重培养人体自身的正气 ,再通过排汗、排尿等方式 ,让病毒排出体外。
有办法救病人于鬼门关
对于重症肌无力 ,我们的治疗法则是峻补脾胃 ,五脏相关 ,注意标本缓急 ,注重培补脾胃。在这个过程中 ,当病人出现呼吸危象时 ,显示肺部有感染 ,我们就借用一定的西医办法 ,用“不抑正气”的抗生素来抗感染 ,再加以北芪、当归、白芍、党参等中药加以扶正祛邪 ,再鼻饲我们自己研制的口服液 ,这种方法抢救的成功率相当高 ,不少病人很快就能度过“呼吸危象”的鬼门关 ,解脱呼吸机。我们用这种办法救回了很多让西医“举手投降”的病人 ,因为按西医的做法 ,也许能一时控制住病情 ,或者用呼吸机帮病人维持生命 ,但是病人基本上没有根治的希望。
中医救命花很少的钱
记者 :这种治疗办法似乎并不复杂 ?
邓铁涛 :不难理解 ,西医的放疗、免疫抑制等方法 ,都会影响人本身的“正气” ,等于是“泄” ,但中医讲求的是“补” ,这就像骑马 ,马不跑 ,西医就用鞭子鞭它 ,让它再跑快一点 ;但是中医是先把它喂饱 ,再让它慢慢走。效果当然不一样。
记者 :这个病过去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十分“耗”钱 ,很多病人都是受不了高昂费用而放弃治疗的。
邓铁涛 :当病人出现呼吸危象病症时 ,费用就吓死人了 ,光是进入ICU上呼吸机 ,每天的费用就要 4000元 ,如果治不好 ,谁受得了 ?所以病人的希望在于尽快解除呼吸危象的病症。我们这样的抢救方法 ,医疗费用是最低的。我敢说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 ,这个绝症完全可以得到根治 !当然 ,病人此前接受的西医治疗手段越少 ,疗效会越大 ,如果胸腺都已经切除了 ,我们就不敢说能根治了。
毕竟我年纪大了 ,很多治病的任务都要靠我的弟子们 ,让我欣慰的是 ,像刘友章、刘小斌、邓中光、邱士启等 ,最早的从 70年代就开始做我的研究生 ,他们都能够接班。
记者 :听说有句话是哪里有呼吸危象 ,哪里就有您邓老 ?
邓铁涛 : (笑 )19 86年我们开设这个专科以来 ,治好的病人自己会传递信息 ,别的医院在接到这些病人时 ,也会介绍他们到我们这个专科来。由于人们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很多并非重症肌无力但有一些类似症状的病人也会找上门来。
记者 :您如此高龄现在还坚持查房 ?
邓铁涛 :每周一次。这个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 ,一个小错都与他们性命攸关。
邓铁涛简介 : 19 16年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幼承家学 ,后攻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年。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学说探讨与临床》、《耕耘集》、《邓铁涛医话集》、《邓铁涛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