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字怪:中风,人们很熟悉,但多数人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怪名字,中风?它与风有关吗?是有关,不过这个风不是一指自然界那个风,而是祖国医学所说的“风邪”。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素问》中说“风之伤人也,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这里的风即风邪。又因中风病情具有突发性、善变性的特点,故取名为“中风”。此名一直沿续至今。中风的现代医学名字是……
一、名字怪 :中风 ,人们很熟悉 ,但多数人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怪名字 ,中风 ?它与风有关吗 ?是有关 ,不过这个风不是一指自然界那个风 ,而是祖国医学所说的“风邪”。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素问》中说“风之伤人也 ,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这里的风即风邪。又因中风病情具有突发性、善变性的特点 ,故取名为“中风”。此名一直沿续至今。中风的现代医学名字是“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 ,包括脑梗塞和短暂性脑血发作。其中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塞。出血性 ,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发病高、性凶残 :中风本性凶狠、残忍 ,是人类健康及生命最可怕的敌人 ,在我国居各类疾病死亡病因的第二位 !年发病率高达 1~2%,年死亡率达 0. 5~ 1. 2%!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 130万 ,死于中风者的 100万 !幸存者则 3/4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三、喜偷袭 :这是中风的一个绝招儿 ,使人们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中风 ,起病急、来势猛。如脑出血 ,几乎都是在清醒是突然发病 ,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内进展达顶峰。脑血栓形成多数在睡眠中发病 ,清晨醒后才发现异常 ,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让人防不胜防。
四、小中风当先导 :不过 ,人们经过多年研究 ,掌握了中风的一条规律 :在发病前 ,一部分中风也有先兆 ,它就是小中风 ,即在小中风的发生之后 ,常会尾随其它种更为严重的中风 ,主要是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小中风又叫短暂脑缺血发作 ,其主要症状是 :一侧肢体轻度单瘫或轻度偏瘫 ,或偏身感觉异常 ,或失语 ,单眼突然失明 ,但几分钟后视力可恢复。另外 ,也有表现为眩晕 ,伴恶心、呕吐、或突然四肢无力 ,跌倒 ,或手中物品突然失落 ,但大多在几分钟内恢复常态 ,最长不会超过 1小时 ,据调查 ,小中风后有16~ 24%的人在以后的一年内发生中风。患过小中风者患中风的可能要比未患过小中风者高16倍 !我国每百名中风患者中 ,有 25人曾有小中风。中风的先兆症状还包括 :突然变得整天昏昏欲睡 ;性格、行为、智能等突然一反常态 ;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间断性头痛变持续性等。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 ,出现小中风或上述症状 ,应立即就医 ,不可大意。
五、欺老 :中风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与年龄关系密切。据调查 , 40岁以后 ,年龄每增长 10岁 ,发病率增长 1倍左右。 70岁以后上 ,中风发病率为 50岁以下的 20倍。据青岛市 60万人的调查 , 61岁以上患病的占全部中风患者的 65%。但近年来 ,青壮年的中风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值得引起广大青壮年人的特别注意。
六、惯使回马枪 :中风的复发率高为其一大特点 ,有 1/4~ 1/3的中风患者在 5年内复发 !其中 ,复发一次者占 74%,复发二次占 22%, 3次以上占 4%。复发的时间以 1年以内为最多(30%), 1~ 3年内为次 (25%), 3~ 5年降至16%, 5年以上复发者占 29 %。因此 ,中风病人出院后切不可高枕无忧 ,必须继续认真地坚持治疗 ,重点治疗引起中风的原发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及心脏病等。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虽然中风如此凶残 ,但人类对付它们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 ,越高明。近年来 ,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不断问世 ,特别是由于CT等现代诊断设备的普及 ,可以对中风做到及早确诊 ,并能准确地判断出脑出血和脑梗塞的部位 ,从而及时采用外科疗法 ,挽救了许多中风患者的生命 ,并降低了致残率。如果能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早期诊断 ,并坚持合理治疗 ,同时加强自我保健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 ,采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么 ,中风的患病率 ,一定会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