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仅“钟情”于老年人的脑中风,而今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因此,要遏止脑中风年轻化,就应堵住患病的源头策划人语警惕脑中风年轻化!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一些中老年人习惯在初冬时到医院输些疏通血管的药物,以预防脑血管病发作,而年轻人则认为脑血管病与自己完全无关。入冬以来,记者从广州市多家医院了解到,心脑血管的患者……
过去仅“钟情”于老年人的脑中风 ,而今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因此 ,要遏止脑中风年轻化 ,就应堵住患病的源头
策划人语警惕脑中风年轻化 !
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一些中老年人习惯在初冬时到医院输些疏通血管的药物 ,以预防脑血管病发作 ,而年轻人则认为脑血管病与自己完全无关。入冬以来 ,记者从广州市多家医院了解到 ,心脑血管的患者明显增加 ,在某医院收治最年轻的脑中风患者仅有 30岁。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 ,现已被人们公认为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严重疾病 ,全球每年有 460万人死于脑中风 ,中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有 160万之多。目前 ,脑中风年轻化确是事实 ,有一资料显示 ,我国 16个省市脑中风平均发病年龄为 60. 9岁 ,较国外提前了 10年左右。就性别而言 ,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 50%。
面对日渐攀高的发病率 ,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脑中风治疗保健知识了。为此 ,这期《健康金版》特别策划了“关注脑中风”专题 ,希望能透过我们对脑中风现状和个案的分析报道 ,让人们及时认识脑中风发生的预警信号 ,以便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达到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的目的。
日前 ,记者在广州华侨医院和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了解到 ,进入冬季以后 ,随着气温的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骤增 20%以上 ,其中发生脑中风病最小患者仅有 30岁。对此 ,有专家指出 ,天气降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老年人需加强预防措施外 ,年轻人平时也应多注意日常保健 ,警惕“脑中风”这类老年人常见病上身。
脑中风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30岁的李先生是某外企总经理 ,由于工作的缘故 ,他经常需要加班工作 ,有时一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而且为了应酬生意上的客户 ,他还经常饮酒、抽烟等。在升职仅半年时间后 ,他就开始有“啤酒肚”了 ,并且还经常掉头发 ,在体验中发现他患有高血脂。有一次李先生陪客户饮酒 ,正玩得兴高采烈时 ,他突然晕倒在地。经过医生诊治后 ,才发现李先生患上了被认为是老年人才容易得的脑中风。
据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内科王彤歌主任医师介绍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患脑中风疾病的人群趋向年轻化。这是因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复杂多样 ,其中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先天性异常 ,并且人们如果长期情绪不佳 ,容易生气和激动 ,暴饮暴食及酗酒 ,或者过度劳累和用力过猛 ,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会诱发中风。
天冷脑中风更易发作
据王彤歌主任医师指出 ,目前天气寒冷 ,昼夜及室内外温差较大 ,容易超出人们的生理调节范围 ,会使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甚至也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拉加 ,血液粘稠度增高 ,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因而 ,脑中风在冬季的发病率高于其它季节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群 ,一旦不注意保暖而患上感冒、肺炎等都有可能使病情变化而诱发脑血管病。
对于有过中风病史的病人 ,患者和家属都要注意具体的异常情况。如果出现头昏、头痛 ,半身麻木酸软无力 ,频频打哈欠等中风前的预兆 ,则一定要迅速到医院就诊 ,因为及早对疾病进行干预 ,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6~ 8小时内可进行有效的动静脉溶栓治疗 ,可以使不能行走和站立的病人恢复行走 ,舌肌瘫痪不能讲话的病人慢慢地会讲话。
相关链接识别脑中风症兆助于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显示 ,全球心脑血管病患者急剧上升 ,中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 120~ 150万人 ,死亡 80~ 100万人 ,存活者中约 75%致残 , 5年内复发率高达 41%。
针对这种情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关专家指出 ,在中风病人中 ,大约有半数的病人在经过急性治疗后 ,会有说话障碍和部分偏瘫 ,但许多病人坚持适当治疗仍能有所恢复。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若能及时应用溶栓药物治疗 ,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溶栓治疗必须在卒中发生后 3小时内实施 ,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 ,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 ,完全恢复的机会越大。其中 30%的病人肢体偏瘫能够得到改善 , 85%的病人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因此 ,及时识别脑中风的征兆症状十分重要 ,一旦有这些症状 ,则要尽快到神经科就诊 ,就诊越及时 ,治疗和预后效果越理想。
相关报道中成药助高血压者防中风
患者平时注意控制血压是必要的 ,但还应配合服用一些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低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脂的药物
据了解 ,由于中风患者在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占到 80%以上 ,于是有部分人认为高血压只要降低血压就可以预防中风发生了。可是 ,近日有关专家指出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服用含川芎、吴茱萸、冰片等成份的中成药能有效预防中风。
过度劳累致脑中风
在一间科研所工的秦研究员 ,他已有高血压病史 10余年。由于他经常出差讲学 ,自己又好学上进 ,经常读书到深夜。平时服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片降压 ,其间有时加用卡托普利片 ,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可是 ,有一次 ,他外出讲学回家后 ,在洗澡时突然感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很快就瘫痪在地 ,家人赶紧打 120急救电话送他到医院 ,经医院急诊 ,CT检查 ,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治疗及时 ,未酿成大患。
对此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系余博士介绍 ,该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 ,平时也坚持服降血压药 ,但在劳累过度等诱因下 ,还是被中风给击倒了。真实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 (如脑出血 ),还是缺血性中风 (如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 ,高血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变化 ,首先是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再就是血管壁的变化 ,血压增高 ,血管壁硬化 ,脆性增高 ,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服中成药助于预防中风
余博士还指出 ,对这些患者平时注意控制血压是必要的 ,但还应配合应用一些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低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脂的药物 ,特别是用能使血管硬化斑块消退的药物。比如 ,含川芎、吴茱萸、冰片等成份的华佗再造丸。因为这类药物具有保护、修复和激活脑神经细胞的三重作用 ,能从本质上恢复神经功能 ,使中风后遗症的手脚麻木、瘫痪等严重生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很多中风瘫痪者已经重新站立起来 ,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目前 ,服用华佗再造丸这些中成药治疗脑中风的机理包括有 :有能择性增加脑血流量 ,而不增加四肢的血流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体内外血栓形成 ,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异常 ;提高脑缺血时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 ,减轻脑缺血所致的脑水肿指数、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病理改变 ;促进颅内血肿块的消除 ,改善心脏功能 ,使心脏输出量增多 ,以多种途径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选择性扩张心脏冠状动脉 ,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