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57日,由美国中风协会举办的第29届国际中风年会在阳光明媚的圣迭戈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2600位相关专家出席了此次盛会。在年会上,专家们共同交流和探讨了从药物、高压氧、血栓溶解、超声波等诸多途径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早期给氧可延迟脑细胞死亡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小型试验表明,在中风发生后的头1……
2004年 2月 57日 ,由美国中风协会举办的第 29届国际中风年会在阳光明媚的圣迭戈举行 ,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 2600位相关专家出席了此次盛会。在年会上 ,专家们共同交流和探讨了从药物、高压氧、血栓溶解、超声波等诸多途径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早期给氧可延迟脑细胞死亡
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小型试验表明 ,在中风发生后的头 12个小时内早期给予正常气压的高浓度氧 (NBO)能延迟大脑组织的死亡。
研究人员让基线MRI检查显示灌注 -弥散失衡的中风患者经面罩吸入 100%的氧气 8小时(8例患者 ),以呼吸室内空气为对照 (4例 )。结果表明 :在NBO组 ,中风引起的大脑组织损伤容积在干预 3小时后降低到 78%,然后在 24小时上升到 114%,在一周时上升至 19 4%;对照组则进展恶化 ,大脑受损容积在 3小时后上升至 145%,在 24小时上升到 229 %,一周时上升到 253%。在NBO治疗组没有不良事件报告。研究人员认为 ,高浓度氧是安全的 ,可广泛用于缺血性中风 ,以延长治疗窗 (WindowforTherapy)时间。
■硫酸镁治疗的新现象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 ,他们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中 ,随机通过静脉给药途径在 15分钟内给 2589例急性中风 12小时内的患者 16毫摩尔硫酸镁 ,随后在 24小时后给予另一剂硫酸镁 ,或仅接受安慰剂治疗。患者平均年龄 70岁 ,开始治疗的中位时间为 7小时 ,只有3 %的患者在 3小时内得到治疗。在治疗后 9 0天 ,硫酸镁治疗组没有明显的总死亡或总致残比率改善 ,但其中脑陷窝型中风患者的死亡或致残比率较对照组降低了 30%。此项研究结果也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
■安非他明无助于康复
原先的动物实验显示 ,安非他明 (Amphetamine)与物理复原结合能提高中风后康复率 ,改善康复程度 ,但加拿大Sunnybrook住院患者中风服务主任Gladstone博士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没有发现安非他明与物理疗法能改善中风的康复。这一新研究是“复原药物疗法”领域的一部分 ,其目的在于通过结合传统的复原与刺激方法以及药物来提高中风的康复水平。
在 20002003年间 ,研究人员从多伦多 5家急症监护医院征集了 71例中风后第一周中度至严重偏瘫的患者 (平均年龄 68岁 )。干预是药物治疗结合物理疗法 ,由同一个理疗医师为所有患者提供的 10个个体化的、1小时为一段的训练内容。在每次理疗课开始之前 9 0分钟 ,患者随机接受安慰剂或给予安非他明 10毫克。试验中的平均治疗开始时间是在中风后第 8天 ,每 3天或 4天重复一次 ,总的治疗时间为 5周。
患者偏瘫的程度采用Fugl-Meyer(FM)运动评分 (0- 100分 )进行确定。在研究开始时 ,治疗组患者的平均FM评分为 27分 ,安慰剂组的平均评分是 30分 (两组间没有差异 )。虽然安非那明治疗是安全的 ,但两组之间从基线至治疗后 3个月时观察的总康复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RtPA治疗脑出血降低死亡率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脑创伤预后系主任DanielHanley博士进行的研究表明 ,小剂量的重组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RtPA)能够改善自发的、伴脑室内出血 (IVH)的大脑出血 (ICH)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而过去认为 ,自发的、伴有IVH的ICH患者如没有得到初步的治疗 ,是高度致死性的中风类型。
此项双盲的安慰剂对照试验室让伴有IVH的ICH患者随机接受超低剂量 (3毫克 )的RtPA(26例 ),或接受生理盐水 ,每日二次 ;每天用CT扫描监测患者血块清除和再出血的情况 ,由不知情的放射科医师来评价血块减少情况 ;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情况相似 ;所有患者均进行体外脑室引流。
结果表明 ,与根据严重程度预期的死亡率相比 (分别是 76%和 75%),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这一指标低很多 ,分别为 19 %和 23%。这两组间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研究者Hanley发现 ,这些伴有IVH的ICH患者的死亡率是已报告医学文献中最低的。
在预后方面 ,对照组的血块溶解率明显低 ,每天溶解 10%,而治疗组的每天为 18%。
有的治疗组患者的血块减少程度达到每天 50%。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的较少 ,同期并发症较少 ,导管使用延长较少 ,但更容易出现全身出血 (23%,前者为 0)。两组之间的感染率没有差异 (8%)。
■超声波增强tPA的疗效
美国休斯顿得克萨斯大学神经病学与放射学副教授AndreiAlexandrov博士进行的一项国际性研究首次表明 ,采用超声波可以增强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tPA)的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溶血栓活性。
研究人员收集了 12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所有患者在症状发作的 3小时内接受 0. 9毫克/千克的静脉内给予tPA ,这是美国目前的标准治疗。然后随机接受脑彩超 (TCD)连续的 2兆赫兹脉冲波或安慰性监测。两组之间的平均年龄、阻塞部位或接受tPA治疗的时间均没有差异。对接受TCD的患者 ,将超声波探针采用塑胶带固定在头上。Alexandrov博士注意到 ,美国批准的单元件超声波发射机的波束很窄 ,正好靶向血管 ,不会引起加热或者破坏作用。 2兆赫兹的频率在诊断超声波的批准范围之内。
结果表明 ,TCD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管完全再通或者临床明显康复者 31例(49 %),对照组为 18例 (29 %)。两组之间的安全性没有差异 ,每一组都有 3例患者患症状性的大脑内出血 (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