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心脑血管病降血脂太积极: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高的人越来越多,特别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许多人谈“脂”色变,一旦被查出血脂过高,就急于服用各种降血脂药物,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副作用。其实,高脂血症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生活方式脖或“现代文明箔…
今日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降血脂太积极 :近年来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血脂高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高脂血症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许多人谈“脂”色变 ,一旦被查出血脂过高 ,就急于服用各种降血脂药物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出现副作用。其实 ,高脂血症在一定意义上属于“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有人统计 , 3/4的高脂血症患者通过适当的锻炼、减肥、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就能使血脂降至正常水平。
滥用阿斯匹林 :有些人为了预防脑中风 ,常年服用阿斯匹林。然而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阿斯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有限 ,同时还有一些副作用 ,有的副作用还相当严重。因此 ,在消化性溃疡病、有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或对水杨酸过敏的人群中应禁用。另外 ,老年人中患高血压的比率高 ,如果平时血压高、药物控制得不好 ,服用阿斯匹林就会增加出血倾向 ,所以 ,必须权衡利弊 ,慎用阿斯匹林。降血压不合理 :许多老年人都知道高血压既能导致脑出血 ,也能诱发脑缺血 ,因此降压心切。但是降血压过快、血压低也对人体潜伏着危险。因为慢性高血压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曲线会右移 ,换句话说 ,就是脑组织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 ,一旦过快地减低到所谓的“正常”水平 ,造成脑血管调节功能丧失 ,反而会加重脑缺血。现在公认的方法是治疗个体化 ,即根据每个人原来的血压水平、动脉硬化程度、自我感觉等将血压降到合理的数值。这个合理数值尚无定论 ,原则上应接近正常血压或略高。如果降压感到头晕、手麻或原有症状加重 ,即提示血压可能降得太低了。
运动过度 :一些老年人习惯每天很早就起床锻炼。实际上 ,一些老年人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身体的耐受能力有限。锻炼身体应因人而异 ,不要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程度 ,特别是凌晨至上午这段时间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时刻。早上从平卧状态起来 ,老年人的血管调节能力差 ,脑部供血反会比平卧时减少。如果再进行剧烈运动 ,血液更趋向于四肢肌肉 ,心、脑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如果在冬季外出锻炼 ,身体循环差 ,也不能使脑组织得到充足的血液。可见 ,老年人晨炼 ,虽然有许多好处 ,但也应该量力而行、适度活动 ,遇到异常气候 ,不妨在室内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