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脑血管疾玻其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即使抢救脱险,也常常会留下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冬季是中风的高发期,这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低气温可致人的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增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血液黏稠……
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即使抢救脱险 ,也常常会留下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冬季是中风的高发期 ,这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 ,低气温可致人的体表血管弹性降低 ,周围阻力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增高而致脑血管破裂 ;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 ,血液黏稠 ,导致血栓形成 ,堵塞了脑血管。患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的病人 ,如果不注意加强防护 ,在低气温袭击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中风。
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姚志芳多年从事中风的针灸康复治疗。她告诫在这种寒冷的天气情况下心脑血管病人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每天收听天气预报 ,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 ,夜间睡眠要防止受凉。二要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不良刺激。三要防止过度劳累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 ,睡眠要充足。四要补充水分 ,尤其是睡前和晨起要适当饮水 ,借以稀释血液 ,降低血液黏稠度 ,以保障血液畅通。五要以低盐、低脂肪饮食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忌燥热食物和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六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高血压病人还要经常测量血压 ,使之保持在正常水平。若病情有变化 ,应及时就医。
姚志芳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产生中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的炎症等等。另外 ,糖尿病、肥胖、吸烟和颈椎病都与中风有关。而高血压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约占 80%。多数发病时都在家里、或在工作当中、或在活动当中 ,如果这时出现头痛、头晕 ;肢体麻木、无力 ;语言障碍 ,甚至昏迷、呕吐 ,就要尽快送往医院诊治 ,对病情预后至关重要。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安静 ,尽量卧床 ,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解衣领 ,卸除假牙 ,保持侧卧位 ,使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
在谈到中风的治疗与康复时 ,姚主任说 ,我国传统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方法繁多 ,在治疗上发病期根据中经络、中脏腑辨证论治。
中经络的主要症状 :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或口眼蜗斜 ,舌强语蹇 ;或兼见头痛、头晕 ;苔白或黄腻 ,脉象弦滑。治则 :活血通络 ,调理气血。处方 :百会、四神聪 ,头针运动区、感觉区 ,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环跳、委中、绝骨。口眼歪斜 :颊车、地仓、下关、四关。言语不利 :舌门、廉泉、金津、玉液、通里、照海。
中脏腑的主要症状 :神昏不语 ,牙关紧闭 ,两手固握 ,痰声如锯 ,气粗息高、面赤唇红、苔黄腻、脉弦。治则 :熄风开窍 ,醒神。处方 :人中、劳宫、涌泉、十二井 (十宣 )、点刺出血。
脱证的主要症状 :目闭口张 ,手撒遗溺 ,鼻鼾息微 ,四肢厥冷 ,舌淡苔薄 ,脉沉弱。治则 :补益元气、回阳固脱。处方 :艾灸神阙、气海、关元。
在治疗期间 ,对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如 :体疗 (肢体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 )、语言训练、作业疗法和认知训练。
总之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朋友常见病 ,应以预防为主 ,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 ,也要有乐观态度 ,积极治疗 ,除传统治疗外加上康复训练 ,使功能尽快尽早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