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中风这种病通常都是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0岁以下者鲜见。但是近年来,它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倾向。据笔者所在的广东江南医院(原广东省瘫痪康复医院)近年来的统计,在收治的150例中风病人中,40岁以下的有17例,占总数的11.3%。而有些医院统计的数字更高,达20%以上。为何中风发病年轻化?医学研究表明……
以往 ,中风这种病通常都是发生在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 40岁以下者鲜见。
但是近年来 ,它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倾向。据笔者所在的广东江南医院 (原广东省瘫痪康复医院 )近年来的统计 ,在收治的 150例中风病人中 , 40岁以下的有 17例 ,占总数的 11.3 %。而有些医院统计的数字更高 ,达 20%以上。
为何中风发病年轻化 ?
医学研究表明 ,中风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社会总体生活水平提高 ,饮食结构起了变化 ,从以前的素食为主变成现在的荤食为主 ,大量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趋早 ;二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性强 ,加上社会治安、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等原因 ,造成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高血压病的发生增多、趋早。由于中风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关系密切 ,所以中风的发生 ,就会随着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趋早而趋向年轻化。此外 ,中风患者越来越年轻也可能与当今环境污染加剧、青少年吸烟率升高、青少年肥胖和糖尿病的增多有关。
年轻人如何预防中风 ?
年轻人发生中风 ,多半是因为小时候就埋下了中风的“祸根”。所以 ,预防年轻人中风要从儿童时期抓起。
──养成良好习惯。生活要有规律 ,按时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情绪稳定 ,不轻易受外界刺激而发怒。青少年不要吸烟、嗜酒 ,更不能沾染上吸毒的恶习。
──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并参加一些可以修身养性的娱乐活动 ,如琴棋书画等。
──注意饮食卫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饮食。但有些人不懂得科学方法 ,只是片面地追求高热量、高营养的“大饮大食” ,以致营养过剩 ,造成早发性脑动脉硬化 ,为中风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 ,有关专家推荐“两高两低”饮食 ,“两高”是指高蛋白和高纤维素 ,“两低”是指低糖和低脂肪。
──治疗相关疾病。临床研究早已表明 ,中风的发生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所以 ,年轻人也要定期检查身体 ,及时发现这些疾病 ,并进行及早治疗。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儿童肥胖症 ,因为有 80%的儿童肥胖症会转为成年人肥胖症。所以 ,预防儿童肥胖症对于预防年轻人中风的发生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风后如何康复 ?
老年人中风后的康复 ,往往存在着难度较大和意义较小的现实问题。但是 ,年轻人中风后的康复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因为年轻人还有很长的人生道路要走 ,而且年轻人康复的机会也较大。
首先是精神康复。中风后能否康复和康复程度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对康复的信心。特别是年轻人中风后心理压力比老年人更大 ,所以 ,除了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之外 ,更多的是需要家人的关怀。因此 ,家人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鼓励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 ;并要在人力、物力上支持病人的康复治疗 ,让病人感受到亲人的关心 ,家庭的温暖。
其次是功能康复。中风后患者通常都遗留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失语的恢复主要靠多与病人交谈 ,鼓励他讲话 ,反复训练 ,直到恢复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 ,下肢主要靠站立和行走锻炼 ,上肢主要靠做一些日常生活动作 ,如梳头、穿衣、写字、打算盘、拿筷子等。功能恢复要注意安全 ,做到活动充分、合理适度、循序渐进 ,并且要持之以恒。
最后是预防并发症。中风后影响病人寿命的有三大并发症。一是肺部感染 ,在早期瘫痪时 ,需每日帮病人翻身、拍背 4~ 6次 ,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 ;二是泌尿系感染 ,病人应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以保持一定的尿量 ,发现尿液混浊要及早治疗 ;三是褥疮 ,要使病人床铺保持平整、柔软、干爽 ,并经常活动和按摩病人的受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