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最近有资料说,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上升60%。预防“热”中风的措施,除了采取一般的降温和减少活动等措施外,还应多喝水。夏天天热出汗多,老年人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由于老年人的口渴中枢比较迟钝,不喝并不等于不缺水。所以,“不渴”也得喝上2000毫升以上的白开水,……
一年四季 ,有两个中风高峰期──气温在 0℃以下的隆冬和在 32℃以上的盛夏。最近有资料说 ,气温在 32℃时中风的危险上升 60%。
预防“热”中风的措施 ,除了采取一般的降温和减少活动等措施外 ,还应多喝水。夏天天热出汗多 ,老年人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由于老年人的口渴中枢比较迟钝 ,不喝并不等于不缺水。所以 ,“不渴”也得喝上 2000毫升以上的白开水 ,以保证有充足的血溶量并使血液得以稀释。避免因血溶量不足和血液粘稠 ,诱发缺血性脑中风。此外有些食物具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等功效 ,多摄入这些食物可以很好地预防中风的发生。
每天进食较多的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 ,发生中风的危险性要低 ,研究表明富含钾的食物具有防中风的作用。这些食物有 :菠菜、番茄、青蒜、大葱、大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这类食物可降低“坏”胆固醇及抑制其氧化 ,对防止动脉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防止血管狭窄和血凝块堵塞脑血管也有很大作用。饮食中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的有洋葱、香菜、胡萝卜、南瓜、草莓、苹果、红葡萄、番茄、西瓜、柿子、甜杏、辣椒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 ,会使血管脆性增加 ,易引起颅内微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如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萄氨酸、牛磺酸的优质蛋白食物 (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 ) ,不仅对维持正常血管弹性有益 ,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 ,有利于防止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