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统称,多见于中老年人。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在秋末和冬季。为什么在秋冬季易发中风呢?医疗气象学研究认为,秋末,特别是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等变化剧烈,而北方来的冷气又不断向南侵袭,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
中风 ,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统称 ,多见于中老年人。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 ,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在秋末和冬季。
为什么在秋冬季易发中风呢 ?医疗气象学研究认为 ,秋末 ,特别是霜降之后 ,天气由凉转寒 ,气温、气压等变化剧烈 ,而北方来的冷气又不断向南侵袭 ,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 ,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 ,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 ,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 ,引起血压升高。此时 ,血小板也易于凝聚而形成血栓。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 ,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下降 ,因此易导致中风的发生。预防中风 ,须采取如下措施 :防治诱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是引起中风的根源。美国医学界报道 ,防治高血压可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5 0%以上。因此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软化血管药。
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 ,防寒保暖 ,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日膳食宜清淡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戒除烟、酒。
注意中风先兆。中风虽发病急骤 ,难以预测 ,但发病前也会出现一些早期信号。如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 ;暂时性视物不清或失明 ;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 ;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 ;精神疲乏 ,频打哈欠 ,或恶心欲吐 ,智力减退 ,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无原因的嗜睡等。一旦发现中风先兆 ,应立即卧床休息 ,保持镇静 ,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