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的发生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有些肾脏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很快,甚至1―2个月内就可发展到慢性肾衰尿毒症期,但大部分肾脏病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病程发展、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最后才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肾病科主任医师张昱
慢性肾衰尿毒症的常见病因
肾脏病的发生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有些肾脏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很快,甚至1―2个月内就可发展到慢性肾衰尿毒症期,但大部分肾脏病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病程发展、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最后才发展到尿毒症阶段。各种慢性肾病晚期都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疾病:
(1)慢性肾小球肾炎:因为长期肾小球病变的不断损害以致肾脏逐渐失去功能。肾炎晚期是我国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
(2)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如慢性肾盂肾炎,反复细菌感染致使肾脏发生纤维化萎缩、失去肾功能。
(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病,使肾脏的肾小球受损硬化、肾脏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4)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常见如红斑狼疮性肾炎引起的尿毒症。
(5)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晚期,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基底膜进行性增厚,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痛风性肾病晚期也可导致尿毒症。
(6)慢性尿路梗阻:由于长期慢性尿路梗阻,致正常尿液不能及时排除体外,造成双肾盂积水、直接影响肾功能,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则会使肾功能受损造成尿毒症。现在随着医疗条件的好转,由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毒症病人有所减少,但也不能忽略此种疾病引起的肾功能障碍。
(7)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两侧肾脏不同程度被许多没有功能的水囊所取代,随年龄的增长病情也在恶化,有的患者二十几岁即发展成尿毒症阶段,多数则在40―50岁以后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肾脏病为什么要做肾穿刺检查?
肾穿刺就是在B超定位下,用细针取出少量肾脏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是临床诊断肾脏疾病常用的非常有价值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许多肾脏疾病病理表现不同,预后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但临床表现却十分相似,如都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这样仅根据临床化验和一般性检查就很难确定诊断,不利于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因此常需要做肾穿刺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肾穿刺具有下列意义:
(1)明确病因:通过肾穿刺,可确定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后者常见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
(2)明确病理类型,了解肾脏受损的程度:医生根据病理损害的范围和程度,可以为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3)指导治疗:比如血尿患者,如果肾穿刺显示仅为轻度系膜细胞增生,则病人可能仅需一般性对症治疗,预后也较好,若为新月体性肾炎,则医生可能要考虑用较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再比如,一个突然少尿的患者,有时临床上一时病因很难明确,而肾功能恶化速度很快,为了及时明确诊断,医生需要立即做肾穿刺检查,因为这对医生选择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肾穿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含量很高的检查,一般需要在三级以上的医院或由肾脏及病理专科的医师配合进行。能否开展肾脏病理检查,也是衡量医院肾脏疾病诊治水平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