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直在提倡少吃盐。少吃盐以利身体健康。然而,中医认为,咸味为五味之首。俗语说“一咸遮百味。”在中药五味之中,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养肾通经络,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等症状。
腹泻及大汗后,适量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味过咸,肾易伤
吃得过咸的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甚至癌症发病率都明显增高;摄咸过度,肾气偏盛,就会抑制心气,引起心悸、气短,使血脉凝固不畅,而颜面色泽发生变化;总是吃过咸的食物还会损坏骨骼,导致骨质疏松。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过食咸味则伤肾,肾伤则骨气劳伤,导致脾所主肌肉萎缩。
每日6克盐
《黄帝内经》曰:“咸入肾,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可见,咸养肾,过咸伤肾。那么,每天每人的盐用量多少最合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实际上,中国人的盐用量从南方到北方,平均每天15到25克,严重超标。这对天天用盐腌着的肾容易受损伤。因此,人们平时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做到五味调和,方能保持阴阳平衡,通经活络。
咸味食品
专家介绍,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以及某些肉类。它们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如海蜇味咸,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对痰热咳嗽、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很合适;海带适宜甲状腺结节、痰火结核者;猪肉味咸,除能滋阴外,也能润燥,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者食用。
提醒:咸味来源于盐,是基本味的主味和各种复合味的基础味,就像俗语所说“一咸三分味”、“好吃离不开盐。”人要是缺了盐,身体就要出大问题。但过咸,身体就会出大问题。
延伸:黑色食物补肾佳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黑属水,黑能补肾。可见,黑色食物具有补肾的功效。其中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乌鸡、墨鱼、海藻、紫菜、茄子等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对强身健体、滋肤养颜有独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