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肾炎,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快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尿毒症、换肾等可怕的场景,甚至谈“肾”色变。也有很多人认为肾炎好发于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实际上,我国目前青少年的肾炎发生率正在逐渐升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林今年12岁,正在读小学,是个健康活泼的男孩。两周前一次受凉感冒后很快痊愈了。但今天早上起床后感到腰酸,小便时发现尿色变得像洗肉水一样。父母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小林患的是“急性肾炎”。爸爸妈妈都吓坏了,赶紧问这病是怎么得的,能不能治好,会不会变成尿毒症等许多问题。
提起肾炎,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快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尿毒症、换肾等可怕的场景,甚至谈“肾”色变。也有很多人认为肾炎好发于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实际上,我国目前青少年的肾炎发生率正在逐渐升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全称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它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是5~14岁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肾炎之一。
发病原因
本病常在感染后出现,目前仍以链球菌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北方,90%以上的急性肾炎发生于冬春季,常发生在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后。而在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因为此时气候湿热,蚊虫多,挠抓皮肤后容易引起感染和脓疱病。链球菌感染后,会进一步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系统,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导致肾脏的损伤,出现各种症状。
哪些症状需要警惕急性肾小球肾炎
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的可没有任何症状,而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其典型症状为前驱感染后经1~3周潜伏期而急性起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因此,当出现以下表现时患者及家属需要警惕本病的可能:
1.尿液颜色的改变(血尿):常为起病的第一个症状,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40%为肉眼血尿,尿色可呈洗肉水样或酱油样,但通常没有血丝及血凝块,持续1~2周,而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血尿可持续更长时间。
2.尿中泡沫的增加(蛋白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但多数低于每天3克,患者常可发现尿中泡沫明显,且放置很长时间后泡沫仍不会消退。
3.水肿:常为起病早期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严重时可延及全身,稍有可凹性,少数可出现高度浮肿,体重明显增加。
4.血压升高:70%~80%的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的血压增高,可能会有头晕等感觉,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出现剧烈头痛、视力下降、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心脏和脑的并发症。
5.尿量减少及肾功能损伤: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500毫升/天),血液检查可发现一过性尿素氮上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极少数患者发展至完全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炎的治疗及预后
本病具有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目的是减轻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预防致死性并发症和促进肾功能恢复。具体措施包括:
1.卧床休息:约2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
2.饮食:给予富含纤维素的低盐饮食,浮肿明显时需控制饮水量,有肾功能减退时还应限制蛋白摄入,给予高质量蛋白(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如牛奶、鸡蛋等)。
3.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根据具体症状,可给予利尿、降压、改善心功能等药物对症治疗,防止心衰、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抗感染治疗:当呼吸道、皮肤等病灶的细菌持续存在时,应积极给予抗菌药治疗。
5.其他治疗措施:如中医中药,应当做好辨证治疗,也可促进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