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中医谓:“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中医传统理论以“心者,君主立官,神明出焉”为指导思想,故立法处方用药多宗养心安神或交通心肾为治。近十年来,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今失眠症与20年前临床上的失眠症有很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已不能用过去的所谓“神经衰弱”临床概念来完全表述,更不能用简单的心理诱导所能治疗,采用中医传统的“从心论治……
失眠症中医谓 :“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中医传统理论以“心者 ,君主立官 ,神明出焉”为指导思想 ,故立法处方用药多宗养心安神或交通心肾为治。近十年来 ,我们从临床实践中发现 ,当今失眠症与 20年前临床上的失眠症有很大的不同 ,其临床表现已不能用过去的所谓“神经衰弱”临床概念来完全表述 ,更不能用简单的心理诱导所能治疗,采用中医传统的“从心论治”之法处方 ,常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而从肝论治 ,立平肝解郁活血安神法 ,辨证加减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常收到较好效果。
我们在三年 1000例失眠症病案中发现 :从诱发因素来看 ,精神过劳与情志不悦为主要诱发因素 ,计 512例 (占总数 51. 20%),占诱发因素的 71. 21%,不可忽视。
它与职业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脑力劳动者居多数 ,其中以管理、财会等脑力工作者为主 ,精神压力大 ,尤其遇到事业、生活处理不当时 ,屡因情志不悦而发病。从而告诫我们要指导患者进行精神锻炼和调养 ,医嘱病人 ,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注意 :体脑并用 ,精神乃治。尤其对 40~ 50岁中年知识分子 ,其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除服药治疗外 ,必须重视上述精神调养医嘱 ;从并发躯体疾病情况分析 ,它占本组总数的 55. 30%。不寐波及五脏 ,更多的求诊患者 ,多因长期慢性胃肠炎 ,导致脾胃运失司 ,以致不寐与胃不和常互为因果 ,长年不愈 ;从用药情况分析 ,有 658例不同程度上用过中西药物 ,占总数的 65. 8%,且存在着不良反应 ,药物因素已成为发病的一种内环境干扰。我们采取“从肝论治” ,调整脏腑气血平衡阴阳。从疗效评估上看 ,本组临床痊愈、显效率为 25. 74%,总有效率达 9 0.1%。
由此可见 ,不寐已不是一般理解的眠与不眠问题 ,而是与自身体质和多种社会因素和疾病因素相关。由于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激烈竞争、自然环境的变化、人口老年化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 ,使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尽管失眠症临床表现趋于复杂化 ,按证候辨证 ,当从肝立法 ,旁及他脏 ,随证加减 ,统一整体平衡阴阳 ,则药到气和 ,不寐自可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