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患病系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的居民约16%使用安眠药,其中连续用药一年以上者占73%,长期使用安眠药可从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已受到社会的重视。对于安眠药物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躯体疾患情况、失眠类型,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安眠或镇静药物。1.对入睡……
失眠症患病系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65岁以上的居民约 16%使用安眠药 ,其中连续用药一年以上者占 73% ,长期使用安眠药可从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已受到社会的重视。对于安眠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躯体疾患情况、失眠类型 ,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安眠或镇静药物。
1.对入睡困难的应选用作用快的药物 (速可眠、三唑仑、硝基安定 ) ,睡前 15~ 20分钟服用 ,可缩短入睡的潜伏期。
2.晨醒过早者或反复惊醒者可选用作用时间长的药物 (鲁米那、氯羟安定、替马西泮 )。一般用药治疗 1~ 2周即应减量 ,不宜长期服用。
3.因情绪焦虑而导致失眠的病人 ,可以选用针对焦虑、紧张情绪的药物 ,有利于改善睡眠 ,如 :黛立新、多虑平等。
4.服药开始应先给小量 ,然后再逐渐增量 ,以减少其镇静作用。
5.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 ,如白天的嗜睡和睡眠时鼾声如雷 ,则不宜使用安眠药。
6.老年体弱或肝、肾功能不良病人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安眠药。
7.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 :异烟肼、含少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可延长安定的排泄 )。
8.一旦取得疗效 ,药物治疗即应终止 ,以逐渐减量的方式减少失眠复发和可能发生的戒断反应。
徐武平简介 :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擅长 :中风预治、帕金森病、各种类型头痛、老年期痴呆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