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暂时还是长期的失眠,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长期失眠的患者经常会感到乏力,记忆力下降,并伴随着头痛、心慌、食欲不好等症状,使失眠者对生活失去乐趣。治疗失眠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安眠镇静药物,药物能使人的睡眠很快得到改善。一般来说,安眠药物只适合短期服用,不宜长期服用,除了安眠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外,最大的麻烦就是长期服用会造……
不论暂时还是长期的失眠 ,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长期失眠的患者经常会感到乏力 ,记忆力下降 ,并伴随着头痛、心慌、食欲不好等症状 ,使失眠者对生活失去乐趣。治疗失眠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安眠镇静药物 ,药物能使人的睡眠很快得到改善。一般来说 ,安眠药物只适合短期服用 ,不宜长期服用 ,除了安眠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外 ,最大的麻烦就是长期服用会造成药物依赖。
国外很多睡眠专家在分析研究了大量内源性失眠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睡眠行为以后 ,指导患者采取非药物方法 (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失眠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方法包括调整睡眠行为 ,改变对睡眠的认识及心理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且操作简单的方法。
睡眠限制治疗 :失眠症患者常以为自己晚上经常睡不着 ,如果和别人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 ,就会比别人睡得少。所以 ,在别人还没有上床睡觉时 ,他们就已经早早上床了 ,试图得到和睡眠正常的人一样的睡眠时间 ,结果适得其反 ,入睡时间不仅比别人更长 ,睡眠质量也不好 ,中间经常醒。睡眠限制治疗又称效率睡眠治疗 ,提倡以提高睡眠效率治疗失眠。睡眠效率 =总睡眠时间 /在床上时间× 100%。假如在床上时间很长 ,但实际睡眠时间很短 ,表明睡眠效率低。所以 ,国外医生经常帮助失眠患者根据失眠情况制定一套个人化的睡眠时间安排 ,提高睡眠效率 ,结果使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要注意每晚在床上的时间不要少于 5小时。
刺激限制治疗 :长期失眠的人 ,对于卧室环境、黑夜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当他们晚上走进卧室上床睡觉 ,一关灯 ,就开始紧张 ,担心又会睡不好 ,在关灯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努力去睡但又睡不着 ,于是产生挫折感 ,易激惹。应当设法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 ,不再视卧室环境、黑夜为不良刺激。具体做法是 :1、只有当困倦时才上床。 2、如果不能在 20分钟以内入睡或重新入睡 ,离开床 ,到另一间屋子里 ,只有当再次感到困倦时才回到卧室。 3、不要在床上进行与睡眠不适应的活动 ,如看电视、小说等 ,可保留与睡眠有关的活动如性活动 ,仅仅为了睡眠和性才使用床和卧室。 4、每天早晨按时起床 ,不要计算头天晚上共睡了几个小时。
认知治疗 :对于睡眠时间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在差异面前睡眠质量比睡眠数量更重要。有一部分人被称为短睡眠者 ,他们的晚间总睡眠时间为平均 4个小时甚至更少,但他们的睡眠质量好 ,白天的感觉和工作效率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差别。这些人是不需要治疗的。因此每个人不必计较每天晚上睡多少小时 ,以白天的精力状态为标准 ,只要感到精力充沛就行了。失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主要是功能性影响 ,若认为会造成器质性损害 ,那就是盲目夸大了失眠的作用。失眠患者时常感觉到的头痛、乏力、食欲不好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随着睡眠的改善会很快消失 ,并不意味着出现了永久性损伤。对睡眠的控制 ,结果适得其反 ,因为睡眠就像人的心跳一样 ,凭主观意念是无法控制的 ,明显受生物节律的影响 ,应当放弃对睡眠的控制 ,困了就睡 ,睡不着就不睡。
矛盾意向疗法 :让人故意从事他们感到害怕的行为 ,从而使人对该行为的发生感到无所谓 ,达到使害怕反应不发生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理论假设是 :人在有意进行某种行为中改变了自己对该种行为的态度 ,态度的变化使得原来伴随该行为而出现的不适应的情绪状态与该行为脱离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于失眠患者来说 ,采取此方法的具体内容是 ,每天晚上睡不着就干脆不睡 ,索性放弃对睡眠的要求 ,任其烦恼 ,任其焦虑 ,失眠患者甚至可以有意夸大这种焦虑。时间一长 ,失眠者在失眠同时伴随的焦虑紧张就会有所减轻 ,从而大大有利于睡眠的改善。
除此以外 ,还有一些由医生来完成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如催眠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如果你的失眠只是因为功能紊乱 (比如神经衰弱 )造成的 ,不妨试试上述方法 ,它们一定对你睡眠的改善有所帮助 ,如果有一位医生来指导你去做 ,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