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消化疾病 胰腺癌 查看内容
早期诊断攻克“癌中之王”
时间:2006-4-9 16:17   来自: 中健网·疾病   原作者: 佚名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有所提高,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总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有人将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目前在西方国家中,胰腺癌已成为10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上海199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胰腺癌的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增加了4……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有所提高,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总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有人将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胰腺癌被国际外科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目前在西方国家中,胰腺癌已成为10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上海199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胰腺癌的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增加了4倍。虽然近年来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的预后并未发生显著的改观,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术后5年生存率仍在5%左右。如何在目前条件下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其预后,值得我们重视和努力。

    1.认清胰腺癌早期诊断与手术疗效的关系:肿瘤早期发现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胰腺癌亦不例外。虽然临床发现的早期胰腺癌比例非常低,但如果单独分析这部分病例就会发现,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100%,效果明显优于进展期胰腺癌。在各种影像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能够早期发现的胰腺癌仍然很少,除了胰腺癌本身的特点之外,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在西方国家,25%的病人确诊前6个月已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15%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后,仍需6个月以上才能获得确诊。我国由于误诊而影响治疗的比例更高,到我院就诊的病人,追问病史,50%以上有在外院误诊为胃肠或肝胆疾病的病史,时间多为3~6个月,个别病人甚至长达1年之久。当患者获得确诊时,多数已失去了行根治性切除的机会,目前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胰腺癌病人的切除率为35%左右,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7%。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患者初次就诊时,门诊医生能够意识到有胰腺癌存在的可能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就可显著降低胰腺癌的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早期诊断率和5年生存率。

    2.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对早期胰腺癌的警惕性: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有来自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医生,应努力使已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不被误诊,及早确诊。对于从事胰腺专科的医师而言,相对容易做到;而对多数普通内科、外科医师,以及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讲,则要有这方面的警惕性。对年龄在40岁以上,因腹痛、黄疸、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消瘦、恶心、呕吐或突发糖尿病就诊的患者应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性,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应高度怀疑胰腺癌,进行必要的检查,争取早期诊断。由于B超的普及,在鉴定黄疸性质方面已无太大困难,因此误诊为肝炎的患者逐渐减少。目前最常见的误诊原因是满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以致贻误病情。由于在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病人患有浅表性胃炎,因此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上腹部有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切忌满足于此项诊断,应进行仔细地筛查,以免延误诊断。对于没有条件施行进一步检查的医院,要及时将病人介绍到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诊治。在病人相对集中的大医院,由于病人较多,有些特殊检查往往需要预约,即使怀疑胰腺癌,等待全部检查结果常需一个月左右。而这段时间对病人是至关重要的,常是患者病情快速发展的时期,部分病人因此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有鉴于此,我院成立了由外科、内科、影像诊断和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组成的多科协作组,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检查,做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另一方面,许多病人在症状轻微时常不到医院就诊,也是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胰腺专科的医师,有责任加强宣教工作,普及相关知识。相信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早期到医院就诊的病例会逐渐增多。

    3.监测高危人群是发现早期胰腺癌的重要途径:目前的研究表明,胰腺癌存在着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筛查和监测,能够尽早发现胰腺癌,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有人认为遗传因素在胰腺癌发病中占5%~10%。(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5)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6)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合并有胰腺癌者高于正常人群。(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升高1.65~5倍。(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4.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手段,尽早确诊胰腺癌: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如B超、CT、MRI(磁共振成像)、MRCP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等。B超有简便、经济、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对胰胆管扩张比较敏感;但有15%~25%的病人因受肠气和胰腺位置的影响,无法清楚显示胰腺全貌。CT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特别是螺旋CT,在早期胰腺癌诊断方面可达到超声内镜(FUS)的水平。MRCP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胰胆管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反映胰胆管全貌上优于ERCP(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但在胰腺癌早期诊断方面尚不能完全取代ERCP。虽然目前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对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价值有限,缺乏像诊断原发性肝癌时AFP那样敏感、特异的标记物,但将目前的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如CA199、CA50、CA242、CA125或CEA等),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由于80%以上的胰腺癌起源于导管上皮,因此可利用ERCP检查收集纯胰液,刷取脱落细胞行细胞学检查,癌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检测,这是近年来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进展,它能显著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微小胰癌的原位癌,均是采用上述方法发现的,这部分胰腺癌病人的治疗效果相当满意,其5年生存率近10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胰液中K-ras基因突变并不能确诊胰腺癌,但对阳性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及时处理。有报道胰腺癌确诊前的3年半即发现胰液中K-ras基因突变者。近年有文献报告采用一种简便的血浆DNA抽提方法,检测胰腺癌病人外周血浆中K-ras基因突变率约为80%左右,由于其创伤小、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患者易于接受,尤其便于对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此项工作已在国内几家大型医院开展,有可能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开辟新的前景。

    另外,许多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已逐渐开始应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如胰管镜、胰管内超声、动态螺旋CT(将ERCP与螺旋CT相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小胰癌得以发现。

    5.加强基础研究,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寻找更加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使之与无创的影像学方法相结合,成为有效筛查工具。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