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本枥木市的Aizawa等报告,采用内镜下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SD)治疗胆管结石,主胰管内放置临时支架可降低ESD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ESD治疗胆管结石比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更安全有效。但胰腺炎是ESD术后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90%的病人在ESD术后血淀粉酶升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ES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A……
本报讯 :日本枥木市的 A i z a w a等报告 ,采用内镜下括约肌球囊扩张术 (E S D )治疗胆管结石 ,主胰管内放置临时支架可降低 E S D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
E S D治疗胆管结石比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E S )更安全有效。但胰腺炎是 E S D术后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 9 0%的病人在 E S D术后血淀粉酶升高 ,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 E S 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A i z a w a等对主胰管内放置临时支架是否可降低 E S D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及血淀粉酶水平进行了研究。
研究者对 40例患者进行了 E S D取石术 ,并于术后放置了胰管内支架 ,用标准十二指肠镜进行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 (E R C )和 E S D。首先将一根导丝通过诊断导管插入胆管 ,再将球囊导管沿导丝插入至括约肌 ,球囊可通过 X线透视定位 ,逐渐扩张球囊。取出球囊导管、导丝及结石后 ,进行胰管造影 ,将导丝送入主胰管 ,沿导丝将支架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置入 , 3天后再次在内镜下取出支架。对照组为 9 2例行括约肌扩张术 ,但未放置胰管支架的病人。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d o s c 2001, 54:209 )
结果显示 , 9 5%的患者在胰管内成功放置了支架 ,术后第 1天 X线腹平片显示置入支架均在预期位置 , 3例患者发生了支架堵塞 ,支架通畅率为 9 1%。支架组病人术后胰腺炎发病率和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差异 ,但有降低趋势。支架组病人术后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
研究者认为 ,胰管支架可以防止胰液流出受阻 ,因此预防性地置入支架可以防止 E S D术后胰腺炎。
但是 ,胰管内支架仍存在几点不足 :炎症反应导致支架堵塞 ;操作时损伤胰管 ;需做第二次内镜取出支架 ,因此如果有一种可自行脱落的螺旋型支架则更为理想。
点评 :E S D或 E R C后发生胰腺炎较常见 ,以前缺乏有效方法预防 ,该研究提出的这一方法很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