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令许多家长头痛,常常看到家长端起碗追逐着孩子喂饭的情景,焦急与烦躁之情溢于言表。调理小儿脾胃,增近食欲可从根本上治疗厌食,下面介绍几种中药调理脾胃法:1、甘温益气法:适用于脾气不振,健运乏力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厌食,强食后腹胀、欲呕,大便溏烂,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可用四君子汤合曲麦枳术丸加减治疗:太子参12克、白术10克……
小儿厌食令许多家长头痛 ,常常看到家长端起碗追逐着孩子喂饭的情景 ,焦急与烦躁之情溢于言表。调理小儿脾胃 ,增近食欲可从根本上治疗厌食 ,下面介绍几种中药调理脾胃法 :
1、甘温益气法 :适用于脾气不振 ,健运乏力的患儿 ,主要表现为厌食 ,强食后腹胀、欲呕 ,大便溏烂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可用四君子汤合曲麦枳术丸加减治疗 :太子参 12克、白术 10克、云苓 15克、枳实 (或枳壳 ) 8克、神曲10克、麦芽 15克、甘草 5克。
2、甘淡养脾法 :适用于脾阴不足的患儿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唇干舌燥、大便干结或先硬后烂、舌质淡红、少苔或剥苔。可用参杏白术散加减治疗 :太子参 12克、云苓 15克、白术 10克、淮山 15克、扁豆 15克、甘草 5克、鸡内金 8克、麦芽 15克。
3、益胃养阴 :适用于胃阴不足的厌食儿童 ,主要表现为厌食 ,口干多饮 ,皮肤干燥 ,大便干结 ,舌质多红 ,苔剥或舌红少津。多见于患热性病后或素喜辛热香燥之食或滥用温补的患儿 ,可用养胃增液汤加减治疗 :沙参 15克、玉竹 10克、百合 10克、乌梅 10克、甘草 5克、麦芽 15克。由于厌食儿童常有伤食史 ,故可加入鸡内金 8克、莪术 4克、健脾消食。如果兼见脘腹不适 ,舌苔白厚或厚腻 ,是因患儿食用不节生冷或甘腻食物 ,致痰湿滋生 ,应酌加藿香 8克、紫苏梗 8克、苍术 10克、川朴花 5克、荷叶 6克 ,此类芳香药能化浊 ,祛湿除痰。由心理因素所致者 ,可选加郁金 10克、白芍 10克或香附 10克以疏肝和牌。
除了内服汤药外 ,还可用推食疗法 ,这里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供患儿家长掌握施用。
1.刮四缝 ;用右手拇指甲顺序刮病儿掌面四缝穴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的第一、二指关节横纹中点 ) ,每条横纹向上刮 20次 ,每天一回。 2.捏脊 :从尾尖到大椎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棘突之间 )捏 3~ 5遍 ,再按揉胃俞、大肠俞各 20次 (该两穴位分别位于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腰椎棘突旁开 1. 5寸处 )。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要强调合理喂养 ,节制肥甘厚味及生冷饮食 ,尤饭前要禁食零食 ,建立规则的生活制度 ;当其食欲未强时 ,不要强迫喂食 ;当其食欲好转时 ,要注意勿操之过急。这是取得疗效、巩固疗效的必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