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或夏秋交接之季,有的小孩日渐消瘦,神疲乏力,面色发黄,不思饮食,可能是患了厌食症。引起厌食症的直接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一旦脾与胃的功能失调,便影响到人的饮食胃口而产生厌食。其常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积滞(包括虫积):因为小儿饮食饥饱无度,或饮食不洁,造成“积滞”肠胃。临床表现为……
盛夏或夏秋交接之季 ,有的小孩日渐消瘦 ,神疲乏力 ,面色发黄 ,不思饮食 ,可能是患了厌食症。引起厌食症的直接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一旦脾与胃的功能失调 ,便影响到人的饮食胃口而产生厌食。其常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
积滞 (包括虫积 ):因为小儿饮食饥饱无度 ,或饮食不洁 ,造成“积滞”肠胃。临床表现为厌食、腹胀、腹泻 ,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 ,烦躁不安。治疗宜化食消积 ,调中和胃。可服用保和丸 ,或橘皮竹茹汤加减 :取藿香、炒菜菔子、姜半夏、黄芩、竹茹各 6克 ,焦三仙 12克、陈皮、茯芩各 9克 ,煎水服 ,每日 1剂 ,分 2— 3次温服。如患儿肚腹胀大 ,青筋暴露 ,绕脐腹痛 ,面黄现有虫斑则是虫积 ,可服用使君子、陈皮、芜荑、榧子肉、鹤虱等中药或服西药驱虫。
脾湿 :如小儿素体湿盛 ,或暑湿之气偏盛 ,湿邪侵入人体 ,脾为湿困 ,使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临床表现多为面色发黄 ,疲乏懒动 ,口腻乏味 ,不渴 ,或大便稀溏。宜健脾燥湿 ,可用白扁豆、白术、茯苓、炒薏米各 9克、力曲、陈皮、藿香各 6克 ,姜半夏、白蔻仁各 5克 ,煎服。方法同上。
先天不足 ,元气虚弱 :多为早产儿或其他原因致小儿元气不足 ,肾气不充 ,不能滋生“后天”(中医谓“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使脾胃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临床表现主要为形体瘦弱 ,哭声低微 ,头发稀疏 ,活动无力 ,纳食不香 ,宜培补元气。可服理中汤 :人参、炙甘草、白术各 5克 ,干姜3克 ,水煎服。
脾胃虚弱 :多为重病或久病以后 ,或长期营养不良 ,正气亏虚 ,影响消化功能。表现为面色苍黄 ,形体消瘦 ,食欲不振 ,好卧懒动 ,经常腹泻。治法主要是健脾益胃 ,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茯苓、白术、淮山药、莲子肉各 9克、陈皮、党参、炒谷芽、麦芽各 6克。如伴见呕吐可加竹茹、姜半夏各 5克 ;无苔或花剥苔可加石斛、麦冬、花粉各 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