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又至,圣诞、元旦、春节各种节日接踵而来。节日免不了吃吃喝喝,不少人还得到处赶赴饭局。殊不知,美味佳肴背后还隐藏着一个“节日杀手”———急性胰腺炎。
消化液,帮助人体消化吃进的各种食物。如果人体一次吃进大量高蛋白、高脂肪或高糖的食物,就会刺激胰腺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胰液,同时肝脏也分泌大量胆汁,如胆管不太顺畅的话,胆液就不能顺利流入十二指肠,而是倒流进了胰腺,激活大量的胰酶“消化”胰腺,便会造成急性胰腺炎。酒精也是刺激胰液大量分泌的一个因素,因此,年节时分,暴饮暴食,胡喝海饮,便是造成急性胰腺炎患者扎堆医院的原因了。
胆结石患者也特别容易“惹上”胰腺炎。因为肝脏和胰腺每天都产生大量胆汁和胰液,通过胆管和胰管的位于十二指肠壶腹部的“共同开口”排入十二指肠,促进食物消化分解。一般情况下,胰管内的压力要高于胆管,故胆汁不会进入胰管。但当胆结石堵塞这个“共同开口”时,胆管内的压力便会高于胰管,胆汁流入胰腺,由此引发急性胰腺炎。此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药物和毒物、胰胆管造影术后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大多数病人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疼痛是持续性的,并会阵发性加剧,呈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疼痛还会向腰背部放射,当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会减轻。如果发生腹膜炎时,疼痛将弥漫整个腹部。除此之外,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还有:发热,大部分患者有中度发热(37.5℃-38.5℃),很少达到39.0℃以上,还伴有寒战;恶心、呕吐和腹胀;休克,仅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休克可逐渐发生也可突然出现。
老百姓如果在饱餐后发现自己出现如上症状,应当尽早就诊,切不可麻痹大意。王捷说,如果耽误治疗时机,急性胰腺炎发展成急性重症胰腺炎,便会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过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在50%以上,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三甲大医院,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已经降到10%—20%,但还是极其凶险的疾病,而且治疗费用高昂。
王捷提醒,年底节日较多,老百姓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特别是有胆道疾病的病人,更应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戒酒。有高血脂病史的人,要坚持低脂肪饮食、服用降脂药,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