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与遗传、代谢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玻药物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可靠的、确切的,但应用不当也会产生副作用。最常见的抗痛风药物有:丙磺舒、保泰松、消炎痛、别嘌呤醇等,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尿酸排泄和减少尿酸形成,从而从根本上解除痛风性炎症。丙磺舒:口服吸收完全,90%与血浆蛋白结合,故排泄缓慢,药效长久。经肾脏排泄时,因“竞争抑制”的原……
痛风是一种与遗传、代谢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药物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可靠的、确切的 ,但应用不当也会产生副作用。最常见的抗痛风药物有 :丙磺舒、保泰松、消炎痛、别嘌呤醇等 ,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尿酸排泄和减少尿酸形成 ,从而从根本上解除痛风性炎症。
丙磺舒 :口服吸收完全 , 9 0%与血浆蛋白结合 ,故排泄缓慢 ,药效长久。经肾脏排泄时 ,因“竞争抑制”的原理可增加尿酸的排泄量 ,减少尿酸在体内的沉积 ,用于治疗慢性痛风。不良反应偶见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保泰松 :作用原理为促进原酸排泄 ,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口服吸收完全 ,药效持久。由于它能和血浆蛋白结合的其他许多药物竞争 ,如抗凝血药、胰岛素、磺胺类和降血糖药物 ,从而提高上述药物游离浓度 ,增加后者的药效和毒性 ,患者应严遵医嘱服用。副作用有过敏性皮疹和肝肾损害等。
消炎痛 :为常用的抗炎、镇痛药 ,作用原理同保泰松。副作用较多 ,有胃肠道刺激、胃出血、头痛、皮疹和哮喘等。消炎痛胶囊与片剂相比 ,其吸收均匀 ,药效持久 ,且副作用发生率低。别嘌呤醇 :其化学结构与黄嘌呤类似 ,能抑制尿酸的合成。口服易吸收 ,用于各种慢性痛风。近年来亦作抗癌药使用。
痛风患者在正确应用上述抗痛风药物的同时 ,还要避免误用可使血中尿酸升高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有 :(1)阿斯匹林 :长期服用时 ,会抑制尿酸排泄。 (2)利尿药双氢氯噻嗪、速尿和利尿酸等排泄时会在肾小管中与尿酸发生“竞争抑制” ,从而使尿酸重吸收增加、排泄量减少。复方降压片、罗布麻片和珍菊降压片中均含有双克 ,这对老年兼有高血压和痛风的患者尤应注意。 (3)食母生、酵母菌的菌体中含有大量核酸 ,进入人体内后经代谢、合成 ,最终生成尿酸。食母生常被误作“助消化药” ,许多人甚至把它作为“补品”而长期服用。殊不知 ,食母生根本没有助消化的作用 ,它对消化不良患者属于“不需要”的药物 ,而对痛风病人则应作为“绝对禁止使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