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身体中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与喜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鱼、肉食有关。过去痛风在我国比较少见,但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蛋白质摄入增多,痛风发病亦呈明显增多趋势。为什么嘌呤代谢紊乱会引发痛风呢?原来,嘌呤的代谢终产物为尿酸,它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过少,会使血中尿酸水平过高。过多的……
痛风 ,是身体中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它的发病与喜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鱼、肉食有关。过去痛风在我国比较少见 ,但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蛋白质摄入增多 ,痛风发病亦呈明显增多趋势。
为什么嘌呤代谢紊乱会引发痛风呢 ?原来 ,嘌呤的代谢终产物为尿酸 ,它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过少 ,会使血中尿酸水平过高。过多的尿酸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当结晶沉积在肾脏里 ,会造成尿酸性肾病、肾结石及肾绞痛。尿酸盐结晶还会沉积在各组织器官 ,造成多器官的损害。那么嘌呤又从何来呢 ?人体中的嘌呤一是来源于食物 ,二是来自体内细胞的分解代谢。痛风的发病很有特点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首次发病发病一般在四五十岁左右 ,不少病人可以追溯到痛风家族史 ,可因赴宴、饮酒、大吃大喝、走长路而诱发。痛风最典型的症状是夜间突发足趾痛 ,称痛风性关节炎 ,大多发生在右脚第一跖趾关节 ,其次为足跟或其它趾关节。发病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 ,易被误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多次发作后则转入慢性期 ,病变关节肿大畸形 ,病人还会有肾结石和肾脏损害。
诊断痛风 ,中年以上男性有上述表现要高度怀疑 ,确诊则要化验血中尿酸浓度。正常血尿酸浓度男性为 208- 387μmol/L ,女性绝经期前 149 - 327μmol/L ,绝经期后同男性值。痛风病人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
得了痛风 ,在急性发作期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痛或秋水仙碱 ,能很快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红肿疼痛。消炎痛副作用小 ,可作为首选应用。同时还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如别嘌呤醇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如痛风利仙或丙磺舒 ,以控制高尿酸血症。并可加服小苏打片 ,以碱化尿液 ,有利促进尿酸排泄。
痛风要想控制得好 ,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不少病人反复发作都是因为饮食不注意控制所致。每日食量要控制在正常食量的 80%左右 ,脂肪会减少尿酸的排泄 ,一般每日控制在 50克左右 ,以植物为主。要限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动物内脏、鱼卵、海鲜、浓鸡肉汤、蘑菇、花生、扁豆、菠菜、菜花等 ,而米、面、蛋、奶、水果和多数蔬菜属低嘌呤食物 ,可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还要戒酒 ,多饮水 ,每日尿量维持在 2000毫升以上。切勿大吃大喝 ,避免劳累 ,便可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