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慢性呼吸衰竭常为支气管-肺疾患所引起,如慢性阻塞性肺并重症肺结核、肺间质性纤维化、尘肺等。胸廓病变和胸部手术、外伤、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亦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病因病理:一、缺O2和CO2潴留的发生机制(一)通气不足在静息呼吸空气时,总肺泡通气量约为4L/mi……
五、合理使用利尿剂
呼衰时,因肺间质、肺泡、以及细支气管支气管粘膜水肿引起肺泡萎陷、肺不张而影响换气功能,又因呼衰时体内醛固酮增加和机械通气的使用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所致的水钠潴留。所以在呼衰心力衰竭时,试用呋塞米(furosemide)10-20mg后,如有血氧饱和度上升,证实有使用利尿剂的指征。不过一定要在电解质无紊乱的情况时使用,并及时给以补充氯化钾、氯化钠(以消化道给药为主),以防发生碱中毒。
综上所述,在处理呼衰时,只要合理应用机械通气、给氧、利尿剂和碱剂,鼻饲和静脉补充营养和电解质,特别在慢阻肺肺心病较长期很少进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更要注意。所以呼衰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是有原因可查的,亦是可以防治的。
六、抗感染治疗
呼吸道感染常诱发呼衰,又因分泌物的积滞使感染加重,尤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反复发生感染,且不易控制感染。所以呼衰患者一定要在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的条件下,根据痰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还必须指出,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反复感染,且往往无发热,血白细胞不高等中毒症状,仅感气急加重、胃纳减退,如不及时处理,轻度感染也可导致失代偿性呼衰发生。
七、防治消化道出血
对严重缺O2和CO2潴留患者,应常规给予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口服,以预防消化道出血。若出现大量呕血或柏油样大便,应输新鲜血,或胃内灌入去甲肾上腺素冰水。须静脉给H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防治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在于纠正缺O2和CO2潴留。
八、休克
引起休克的原因繁多,如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以及机械通气气道压力过高等,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经治疗未见好转,应给予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阿拉明等以维持血压。
九、营养支持
呼衰患者因摄入热量不足和呼吸功增加、发热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增加,机体处于负代谢。时间长,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感染不易控制,呼吸机疲劳,以致发生呼吸泵功能衰竭,使抢救失败或病程延长。故抢救时,常规给鼻饲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作静脉高营养治疗,一般每日热量达14.6k/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