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玻冬天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西医一般采取抗感染、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但只能缓解急性期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而中医则强调治病求本。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以肺气虚为主,由于反复感受外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的本质多为气虚及气阴两虚,逐渐发展为阳虚。在病程中可形成痰、饮、瘀等病理产物,标本……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冬天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西医一般采取抗感染、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 ,但只能缓解急性期症状 ,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而中医则强调治病求本。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以肺气虚为主 ,由于反复感受外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 ,继则影响脾肾 ,后期及心。病的本质多为气虚及气阴两虚 ,逐渐发展为阳虚。在病程中可形成痰、饮、瘀等病理产物 ,标本常虚实兼夹 ,或互为影响。治疗肺心病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根据每个患者进行辨证分析 ,从根本上给予治疗。具体来说 ,可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寒痰壅盛 :咳嗽多痰 ,痰白而稀 ,短气喘息 ,恶风易汗 ,舌质淡 ,脉细或结代。治宜温肺化痰 ,降气平喘 ,用苓桂术甘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 :桂枝 5克 ,茯苓 12克 ,白术、苏子、半夏、厚朴、当归、前胡各 10克 ,陈皮、甘草各 6克。若遇外感风寒兼有发热恶寒 ,鼻塞流涕 ,身痛头痛 ,舌苔白滑 ,肺浮紧等外感表证 ,治宜温里化饮、散寒解表 ,用小青龙汤加减。
痰热壅肺 :咳嗽喘满 ,不能平卧 ,痰黄或白粘不易咯出 ,或身热口渴 ,大便干燥 ,苔黄或黄腻 ,脉弦滑数或弦大。治宜清热化痰、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杏仁、炙甘草、黄芩、桑白皮、莱菔子各 10克 ,生石膏、瓜蒌、鱼腥草各 30克。
肺肾气虚 :呼吸浅短难续 ,咳声低怯 ,胸满短气 ,甚则张口抬肩 ,倚息不能平卧 ,咳嗽 ,痰白如沫 ,咯吐不利 ,心慌 ,形寒汗出 ,面色晦暗 ,舌淡或黯紫 ,苔白润 ,脉沉细无力或有结代。治宜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用补虚汤合参蛤散 :人参 10克 ,蛤蚧粉 12克 ,茯苓 15克 ,黄芪 30克 ,半夏、厚朴各 10克 ,陈皮、干姜各 6克 ,五味子5克。脾肾阳虚、水湿浸渍 :面部及下肢水肿 ,腹部胀满有水 ,尿少 ,心悸 ,喘咳不能平卧 ,咯痰清稀 ,怕冷 ,面唇青紫 ,舌胖质黯 ,苔白滑 ,脉沉虚数或结代。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附子、白术、陈皮、半夏各10克 ,茯苓 15克、白芍、泽泻、猪苓、车前子各12克 ,干姜 5克 ,桂枝 6克。
慢性肺心病多由外感而复发 ,因此在预防方面要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防止感冒 ,尤其对老年、久病体虚者更为重要。对于一些在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 ,可在夏天就内服中药、外敷穴位 ,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