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医院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F)双套管毛刷采痰,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主要依据,并采用经BF给药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取得满意效果,这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是记者日前自该省卫生科技部门获悉的。近年来,在临床上常遇到病情严重、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称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
黑龙江省医院应用纤维支气管镜 (BF)双套管毛刷采痰 ,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主要依据 ,并采用经BF给药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 ,取得满意效果 ,这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是记者日前自该省卫生科技部门获悉的。
近年来 ,在临床上常遇到病情严重、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人 ,称为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 ,是当代医学上一大顽症 ,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随着抗生素应用品种不断更换 ,致病菌种类也发生着变化 ,给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的治疗不断带来新的难度。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研究 ,但对临床有实际意义的却不多。
黑龙江省医院副主任医师吴长海、主任医师刘长波等认为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关键是取得合格的痰标本及对标本的认真检测 ,从而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传统沿用的留痰法细菌检测阳性率低 ,仅为 50%左右 ,可信度差 ,难以指导难治性感染的治疗 ,而且易造成细菌的耐药及菌群失调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 ,吴长海等充分利用BF管径细、可弯曲、照明好、可视范围大的特点 ,对那些慢性的单纯依靠全身给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经BF采用气管内吸痰、病灶清洗、局部给药等方法 ,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由 50%上升到 9 8.5%,并收到常规治疗不能达到的疗效。他们随机将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BF治疗组32人 ,常规治疗组 30人 ,以患者痰量减少的多少 ,肺功能提高的程度、脓腔闭合的时间为判定标准 ,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显示 :BF组显效28人 ,占 87. 5%,有效 4人 ,占 12. 5%;常规组显效 12人 ,占 40%,有效 18人 ,占 60%。两种方法疗效差别显著 (P <0. 01)。
该院自 19 9 4年 4月开始 ,至 2001年 10月 ,已对 420名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BF进行了治疗 ,不仅使许多长期患有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而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的患者好转或治愈 ,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而且从中还对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中 ,厌氧菌占57%,需氧菌占 39 %,混合感染占 50%。证明厌氧菌感染是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菌群 ,为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实验数据 ,为当今这一顽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