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国抗感染药物监测委员会主席RonaldF.Grossman博士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主任王睿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又宁教授2002年12月8日至21日,拜耳公司分别在北京(8日)、广州(10日)、上海(12日)、沈阳(15日)、成都(17日)、武汉(19日)和济南(21日)等地召开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就呼吸道感染门诊治疗……
加拿大全国抗感染药物监测委员会主席RonaldF .Grossman博士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主任王睿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又宁教授
2002年 12月 8日至 21日 ,拜耳公司分别在北京 (8日 )、广州 (10日 )、上海 (12日 )、沈阳(1 5日 )、成都 (17日 )、武汉 (19日 )和济南 (21日 )等地召开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就呼吸道感染门诊治疗策略进行专题演讲。会上发布了拜耳公司在 19 9 9年开发的全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莫西沙星 (拜复乐 )的上市信息。现将有关专家的发言要点摘登如下。
当代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信心
讲者介绍 :RonaldF .Grossman博士是多伦多大学医学部教授 ,Mississauga,CreditVal ley医院的内科主任。他在多伦多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曾在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深造。主要研究兴趣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前 ,医生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正面临着一些有趣的挑战 :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 ,已知病原体的药物敏感性发生变化 ,医疗体制改革 ,患者群体越来越复杂 ,希望提供的药物服用简单 ,符合经验治疗原则 ,并且安全 ;选择门诊治疗 ;治疗不仅安全 ,而且能很快起效 ,这样就可摆脱疾病带来的不便而恢复正常活动。需要考虑这么多因素 ,经验性治疗策略就会受到限制。我们必须选用更有效和更迅速起效的药物 ,才能为现代感染的治疗提供信心。
目前 8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许多国家的治疗指南如ID SA、CIDS -CTS和ATS都推荐应用新喹诺酮做为门诊经验治疗的药物。临床证据表明 ,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及治疗失败的情况正日趋增多。治疗失败可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延长误工时间、增加就诊次数和医疗费用、更换抗生素而增大耐药危险等。所以 ,我们需要选择这样的一种药物 :能全面覆盖呼吸道常见致病菌 ,起效迅速 ,耐药性低 ,能快速有效地治愈疾病 ,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信心。莫西沙星就是一种符合这些条件的药物。莫西沙星可全面覆盖呼吸道的常见致病菌 ,杀菌速度快 ,有良好的PK/PD值 ,感染部位的药物组织浓度高 ,耐药性低 ,使用安全。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第二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全球有 6千万例病人。
未来 30年该病的全球病死率将从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时应考虑许多因素 ,例如 ,既往抗生素的应用、急性加重的频率和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等。多项临床试验如IMPAC -全西班牙 39个肺科医疗单位对COPD病人群体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历时 2年 ,对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呋辛酯、克拉霉素进行比较 , 2年内口服莫西沙星组较对照组症状急性加重的天数减少 1. 2天 ,有显著性差异。
MOSAIC试验表明 ,在治疗AECB时 ,莫西沙星的疗效好于对照药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头孢呋辛酯 (前者 70. 9 %,后者 62. 8%),肺功能改善更明显。
喹诺酮类药物PK/PD与临床疗效评估讲者介绍 :王睿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于 19 9 1年和 19 9 6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和新西兰惠林顿医学院学习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现任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主任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编委。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课题及军队课题多项。荣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于 2002年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PK/PD的研究结合了药代动力学 (PK)与药效学 (PD)的研究方法 ,旨在研究某一给药剂量相应的时间 -效应过程。目前随着PK与PD研究的日益深入 ,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效的相关性的进一步了解 ,使得PK/PD的研究已成为现代药物治疗学的热点。
一、PK/PD的基本概念
PK和PD是药理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PK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其内容为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 ,而PD则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其内容为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 ,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抗菌药物依据其抗菌作用与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相关性 ,大致可以分为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及与时间有关但PAE较长者三类。
二、喹诺酮PK/PD与疗效评估
影响喹诺酮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对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浓度越高 ,病原菌清除越快。最好的药效评估参数是AUIC与C_(max)/MIC ,为了达到理想的抗菌效果 ,AUIC应该 >125 ,C_(max)/MIC应该 >8~ 10;为了减少耐药性 ,C_(max)/MIC应该 >8~ 10。良好的AUIC可以预测临床疗效 ,高的C_(max)/MIC是衡量药物抗菌活性及防止耐药性产生的重要特征。
三、MPC
MPC(MutantPreventionCon -centration)为药物的临界浓度值。高于该值时 ,选择性耐药的变异菌株的增殖发生率很小。实验表明MPC通常高于MIC 4~ 8倍。
可应用MPC值来预测 ,在达到根除感染目的同时 ,兼顾防止耐药性的产生。莫西沙星的MPC值最低 ,防细菌变异能力最强。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保证了在给药期间 ,药物浓度始终在MPC值之上 ,大大限制了耐药菌株的生长。
三、新喹诺酮莫西沙星 (拜复乐 )的特点盐酸莫西沙星是由拜耳医药保健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新喹诺酮 ,分子式为C_(21)H_(21)FN_3O_7H_9 ,在化学结构C - 8引入甲氧基团后 ,扩大了抗菌谱 ,大大增强了革兰阳性菌、细胞内细菌、非典型致病原、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拜复乐杀菌速度快 ,2小时内杀灭 9 9 . 9 %的病原菌 ,比左氧氟沙星快 5个小时。
其药代动力学特性良好 ,生物利用度高达9 1%,半衰期长达 12小时 , 24小时血药浓度仍高于呼吸道主要致病菌的MIC9 0。
组织穿透力强 ,适用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治疗。自 19 9 9年开始 ,已在全球82个国家上市 ,治疗 1400万例患者 ,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莫西沙星PK/PD参数可指导临床合理给药 ,其AUIC >125,能带来较高的临床疗效 ;C_(max):MIC >8~ 10,减缓耐药性的发生。莫西沙星的MPC值最低 ,在给药期间药物浓度始终在MPC值之上 ,大大限制了耐药菌株的生长。
新喹诺酮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讲者介绍 :刘又宁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19 6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 19 84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 19 87年至19 8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客座教授身份留学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副主编、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主编出版了多部专著 ,共发表论文 180余篇。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传统喹诺酮药物对革兰阳生细菌的抗菌活性不够强 ,因而在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