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约占内科疾病的1/4,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其次是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率约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病毒性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流行或暴发。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感……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约占内科疾病的1/4,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 ,其次是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 ,病毒感染率约占9 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 ,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 ,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病毒性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 ,可散发流行或暴发。在非细菌性肺炎中 ,病毒感染约占 25%- 50%。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每年 10月至次年 4月为高发季节 ,以 12月前后为发病高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 (甲、乙、丙型 )引起 ,它起病急 ,传播迅速。甲型常以流行形式出现 ,能引起世界大流行 ;乙型常引起流感局部爆发 ;丙型以散发形式出现。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较快 ,所以人类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根据临床表现 ,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流感全身症状较重 ,流感可引发多种继发疾病 ,甚至可以致命。
细菌性肺炎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典型性肺炎中最常见的是肺炎双球菌肺炎。常占肺炎总数的一半以上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 ,重则呼吸困难或有胃肠道症状。非典型性肺炎主要是指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及军团菌肺炎。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 ,但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症状有相似之处。一般实验室分离这些病原体有一定困难 ,分离培养也需要较长时间。
当气温变化过大 ,或因机体受凉、淋雨、过劳等情况下 ,均会使呼吸道抗病毒能力降低 ,防御机能被削弱 ,有利于病毒 ,细菌的侵入 ,老幼体弱或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更易发生肺部感染。
细菌性肺炎可进行痰培养致病菌并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三种非典型性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 (红毒素等 )抗生素有治疗效果。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尚无成熟的抗病毒药物 ,因此以对症处理、休息、保暖、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还有接种疫苗。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患有较严重疾病及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此疫苗对人群的一般保护力为 60%- 70%左右。活疫苗一般接种于健康成人或少年儿童 ,保护力为85%,抗流感病毒药只是辅助手段。现有抗病毒药有两类 :一是金刚烷胺 (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二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商品名达菲 ,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与繁殖 ,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 ,耐药发生率低。板蓝根、大青叶提取物有抗病毒作用 ,但具体成分需进一步研究纯化。中医药可为抗病毒提供新途径。人群通过感染或接种会产生免疫力 ,但对新的变异病毒株无保护作用 ,所以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人体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易感的病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不能完全防止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