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炎是因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肺部,临床以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为主症的病变。属中医的“风温”、“喘证”等范畴,因小儿形气未充,卫外未固,肺脏娇嫩或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再外感六淫之邪,闭阻于肺;或饮食不节,脾虚生湿化痰,壅闭于肺而成。1、若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质稀,指纹青,苔白,脉浮紧者。此为风寒闭肺,治宜辛温……
小儿脑炎是因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肺部, 临床以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为主症的病变。属中医的“风温”、“喘证”等范畴, 因小儿形气未充, 卫外未固, 肺脏娇嫩或禀赋不足, 后天失养; 再外感六淫之邪, 闭阻于肺; 或饮食不节, 脾虚生湿化痰, 壅闭于肺而成。
1 、若见发热无汗, 呛咳气急, 痰白质稀, 指纹青, 苔白, 脉浮紧者。此为风寒闭肺,治宜辛温解表, 宣肺化痰。可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该药由紫苏叶、前胡、桔梗、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制半夏、枳壳、茯苓、黄芩组成。剂型有蜜丸、颗粒、胶囊、膏滋。每次口服液2 . 5 ~ 6 毫升; 蜜丸1 . 5 ~ 3 克, 每日3 次。
2 、若有发热恶风, 咳嗽气促, 口渴, 咽喉肿痛, 苔薄微黄, 脉浮数者。此为风热闭肺, 治宜辛凉透表, 宣肺化痰。可选用羚翘解毒片, 该药由羚羊角、连翘、银花、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组成。剂型有蜜丸、水丸、浓缩丸、冲剂。每次片剂2 ~ 4 片; 蜜丸3 克~ 6 克; 冲剂3 ~ 6 克, 每日2 ~ 3 次。若见咳嗽痰多, 高热, 气急鼻煽者, 可选用止咳定喘口服液。该药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剂型有冲剂、片剂、浓缩丸。每次口服液2 . 5 ~ 5 毫升; 冲剂1 ~ 3 克; 每日3 次口服。
3 、若见发热, 烦躁, 咳嗽而喘, 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面赤口渴, 喉间痰鸣, 声如拽锯, 胸闷胸痛, 泛吐痰涎, 苔黄质红, 脉弦滑者。此为痰热闭肺。此证较为严重, 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吸痰输氧, 静脉输液, 配以抗生素, 退热, 维生素及水电解质平衡等。非处方中成药可选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或冲剂。该药由麻黄、杏仁、石膏、银花、板蓝根、瓜蒌、甘草组成。每次2 . 5 ~ 1 0 毫升; 冲剂3 ~ 1 0 克, 每日3 次口服。其他如儿童清肺口服液或蜜丸。每次1 0 毫升; 蜜丸3 克, 每日2 ~ 3 次。
4 、若见干咳无痰, 潮热无汗, 面色潮红, 口唇樱赤, 舌苔光剥, 质红而干, 脉细数者。此为阴虚肺热, 治宜养阴清热, 润肺止咳。可选用百合固金口服液或蜜丸或浓缩丸。该药由百合、熟地、麦冬、川贝、玄参、生地、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组成。每次3 ~ 6 毫升;蜜丸3 ~ 6 克, 每日3 次口服。也可选用秋梨润肺膏, 每次5 ~ 1 0 克, 每日2 ~ 3 次口服。
5 、若见咳嗽无力, 喉中痰鸣, 气喘不甚明显, 神疲消瘦, 低热起伏不定, 面色无华,容易出汗, 食少, 便溏, 脉细无力者。此为肺脾气虚, 治宜健牌和胃益气, 辅以养阴润肺。可选用启脾丸, 该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山楂、神曲、麦芽、泽泻组成。每次蜜丸1 ~ 2 克, 每日3 次。同时加服养阴清肺膏, 该药由地黄、麦冬、白芍、玄参、丹皮、川贝母、薄荷、甘草组成。剂型有冲剂、口服液、蜜丸、糖浆、合剂等。每次膏滋6 ~ 1 0 克; 冲剂3 ~ 6 克; 口服液5 ~ 1 0 毫升, 每日2 ~ 3 次口服。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患儿素体虚弱, 突患肺炎, 或肺炎未能及时救治, 常常可生出许多变证。一般常出现, 肺气闭塞、心阳虚衰或邪陷心肺, 热盛动风等危重症状, 此时危证非处方药是不能左右的, 必须是中西医结合抢救。小儿肺炎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儿科疾病死因之首, 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随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可配合西医、针灸等多种疗法,共同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