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心、脾、肾、肝五脏俱损(1)肺气不足则神疲少气、气短;肺气郁闭则血行不畅;肺失宣肃则咳喘、胸闷胁胀。(2)心气虚则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心血瘀阻。痰火扰心可见神昏谵妄,甚至昏迷。水湿潴留或凝聚为痰饮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3)脾气虚衰,失去统摄功能,血液运行于经脉之外可出现出血、皮肤瘀斑等。(4)肝主疏泄,气机不畅则瘀血阻滞,经脉……
1.肺、心、脾、肾、肝五脏俱损
( 1)肺气不足则神疲少气、气短 ;肺气郁闭则血行不畅 ;肺失宣肃则咳喘、胸闷胁胀。 ( 2)心气虚则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心血瘀阻。痰火扰心可见神昏谵妄 ,甚至昏迷。水湿潴留或凝聚为痰饮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 3)脾气虚衰,失去统摄功能 ,血液运行于经脉之外可出现出血、皮肤瘀斑等。 ( 4)肝主疏泄 ,气机不畅则瘀血阻滞 ,经脉不利以致水液不行 ,引起水肿、腹水等症。 ( 5)肾主水 ,肾的气化失常 ,关门开合不利 ,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而发生水肿 ,小便不利等病症。
2.本虚标实
肺心病缓解期以心、肺、脾、肾虚损为其发病的根本因素 ,由于发病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心肺虚、心脾虚、心肾虚、肺肾虚、脾肾虚、阴阳两虚等不同的证型。外邪侵袭、痰浊壅盛、阳虚水泛可以引起肺心病急性发作。
3.痰饮作祟
痰饮是肺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痰滞于肺可见咳喘咯痰 ,痰迷于心可见神昏谵妄、昏迷等症。饮泛肌肤则成水肿 ,上凌于心则心悸怔忡 ,形寒肢冷 ,胸满痰鸣 ,端坐喘息。
4.瘀血为患
气血无力推动血液运行 ,使血液凝成瘀血 ,由于瘀血破坏了气血平衡 ,而出现脏腑虚损 ,精气亏耗 ,肺心病血瘀多为气虚所致。反之 ,血瘀日久 ,血不生气 ,则气虚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