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虽在健康的情况下不会致病,但在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就会乘虚而入,一旦潜入人体,不仅可以由鼻咽部直接入侵中耳、鼻窦、气管、肺部等,引起黏膜性疾病;还能经血流播散入侵原本无菌的器官组织,引起菌血症、脓毒症、脑膜炎、腹膜炎等所谓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肺炎球菌是造成流感患者继发感染并死亡的重要致命病菌。近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起并主办的“2010流感大流行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此举行。会上,各路专家指出,注意预防夏季流感,更要重视流感带来的继发感染,特别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
目前,流感及其继发性感染在全球部分区域呈现活跃态势,不可放松警惕。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余宏杰指出,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其中,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是预防重点。
来自WHO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2日,全球有21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甲型H1N1确诊病例,已有超过18337人被该病毒夺走生命。美国CDC随后对美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死亡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所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死亡病例中,约38%是由肺炎球菌感染导致。
关于流感合并肺炎球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在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和1957年的“美国大流感”中就得到过证实。后者约50%的死亡病例是肺炎,绝大部分是肺炎球菌造成的。
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虽在健康的情况下不会致病,但在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就会乘虚而入,一旦潜入人体,不仅可以由鼻咽部直接入侵中耳、鼻窦、气管、肺部等,引起黏膜性疾病;还能经血流播散入侵原本无菌的器官组织,引起菌血症、脓毒症、脑膜炎、腹膜炎等所谓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尤需引起重视的是,一项研究显示,流感使儿童继发严重肺炎球菌肺炎的风险增加了将近3倍。2岁以下宝宝因免疫力低而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疾病的侵袭。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洪建国就此指出:“目前,社会公众尤其是婴幼儿父母对于肺炎球菌疾病及流感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应有认知。建立全面预防的策略是当务之急。”
提高儿童中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接种率是预防流感继发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悉,针对2岁以下儿童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自2000年在美国上市以来,已被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采用,并被40多个国家和地区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其中既有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有墨西哥、乌拉圭、斯洛伐克、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在2009年将其纳入可免费进行接种的免疫接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