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肾肿瘤最常见为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Wilms);肉瘤如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成骨细胞肉瘤和成淋巴细胞瘤较少见。肾细胞癌占肾脏起源的恶性肾肿瘤的约90%以上,其主要组织来源为肾近曲或远曲小管上皮细胞。40岁以上多见,男性多于女性(2:1),20岁以下很少发玻肾细胞癌有家族型和散发型两种类型。前者发病早、多发、双侧倾向。约2%一4%的患者可同时或先……
恶性肾肿瘤最常见为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Wilms);肉瘤如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成骨细胞肉瘤和成淋巴细胞瘤较少见。肾细胞癌占肾脏起源的恶性肾肿瘤的约90%以上,其主要组织来源为肾近曲或远曲小管上皮细胞。40岁以上多见,男性多于女性(2:1),20岁以下很少发病。
肾细胞癌有家族型和散发型两种类型。前者发病早、多发、双侧倾向。约2%一4%的患者可同时或先后患双侧肾癌。病因不明,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肾细胞癌的发生主要与3号染色体断臂抑癌基因异常改变有密切关系。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由于肾脏位于腹膜后,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与肾癌的体积大小、生长位置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过去肾癌典型的三联症(血尿、疼痛、肿块)已并非早期肾癌的临床表现。若表现三联症的患者提示肿瘤进人晚期,常有转移可能。90年代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目前大多数肾癌能够在定期体检由B超或CT偶尔发现,因此肾癌,尤其小肾癌(直径小于3cm)在无任何I临床表现的情况下获得早期诊断。归纳起来肾癌的临床表现如下:
1)无任何症状:主要见于早期小体积肾癌。
2)肿瘤不断生长、浸润周围组织器官所致的表现:血尿、疼痛、肿块等。
3)肾外症状表现:发热、血沉增高、高血压、高血钙、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恶病质状态、贫血、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