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天),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耽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近十多年来我国流腮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增多,住院患儿占门诊患儿的比例也增高。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
⑶胰腺炎:约见于5%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内消失。血中淀粉酶不宜作诊断依据,血清脂肪酶值超过1.5U/dl(正常为0.2~0.7U/dl),提示最近发生过胰腺炎。脂肪酶通常在发病后72小时升高,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近年来随着儿童患者病情越来越重,胰腺炎的并发症也随之增高。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1982~1993年因并发症住院的1763例流腮患儿中,并发胰腺炎者43例,占第2位,仅次于脑膜脑炎。
⑷肾炎:早期病例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⑸心肌炎: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可与腮腺肿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早搏等。严重者可致死。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3%~15%)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心包炎。
⑹其他: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并发此症)、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等均少见。关节炎发病率约为0.44%,主要累及肘膝等大关节,可持续2天至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多发生于腮腺肿后1~2周内,也有无腮腺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