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性龋齿是幼儿最常见的龋齿型态,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可发酵类物质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常见症状:通常父母亲在孩子一岁半左右时才发现,孩子的上腭门齿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的现象,慢慢地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深棕色,若仍不加以控制,很快龋齿现象会围绕在牙齿周围。形成原因:口腔中最多的细菌是变形链球……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最常见的龋齿型态, 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可发酵类物质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
常见症状: 通常父母亲在孩子一岁半左右时才发现, 孩子的上腭门齿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的现象, 慢慢地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深棕色, 若仍不加以控制, 很快龋齿现象会围绕在牙齿周围。
形成原因: 口腔中最多的细菌是变形链球菌, 这种细菌最大的来源是婴儿的父母亲, 而主要传染媒介是口水。可供发酵糖类有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 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产生酸, 造成表面脱钙。最先侵犯的牙齿是上腭门齿,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牙齿萌出, 另一方面是因为奶喂入口中最先接触并且接触时间最久的也是这些牙齿。时间及喂食的次数及每次喂食时间的长短, 都会影响其严重性。
预防措施: 1 、自婴儿出生开始, 不论喂牛奶或母奶都应该抱着喂食, 最好能在2 0 分钟内喂食完毕。2 、未长牙之前, 每次喂食完后可拿湿纱布或毛巾抹去口腔内的奶渣; 牙齿长出后, 可以用软毛牙刷为婴儿刷牙, 从小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3 、婴儿6 - 9 个月时, 可逐渐改用杯子来喝奶。4 、可用开水中加奶或以逐渐稀释的方式, 来戒除睡前吸奶的习惯。5 、婴儿6 个月至1 岁期间, 陆续长出乳牙时, 应该带儿童去医院牙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