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2届亚太地区性病学术大会上,有关专家指出,近些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有所上升,尤其是STD/AIDS合并感染的现象日趋严重。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全球4亿人存在潜在危险比利时Antwerp大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部AndreMeheus教授在“全球包括HIV/AIDS的性传播疾病流行状况”的大……
在第 12届亚太地区性病学术大会上 ,有关专家指出 ,近些年来 ,性传播疾病 (ST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有所上升 ,尤其是STD/AIDS合并感染的现象日趋严重。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全球 4亿人存在潜在危险比利时Antwerp大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部AndreMeheus教授在“全球包括HIV/AIDS的性传播疾病流行状况”的大会演讲中介绍说 ,据国际艾滋病联盟估计 , 2001年 ,全球约 500万人成为HIV感染者 (其中成人 420万人 , 15岁以下儿童 80万人 ),同年死于艾滋病者约为 300万人 (其中 ,成人 240万例 ,儿童 58万例 )。到 2001年末 ,全球约 4亿人与性传播感染 (STI)/HIV感染人群或多或少地有生活接触 ,存在潜在的感染危险。流行最严重地区是次撒哈拉非洲 ,尤其是南部非洲地区 ,其 20~ 24岁城市育龄妇女的HIV感染率 ,在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均为3 5 %,在南非为 29 %,在赞比亚为 27%。有资料表明这种流行情况可以得到控制 ,如乌干达育龄妇女的HIV感染率就从 19 9 2年的 29 %下降至 2000年的 11%。
AndreMeheus教授在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时说 ,WHO估计 , 19 9 9年全球共计发生不包括HIV/AIDS在内的STI新病例 3. 4亿例(其中衣原体感染 9 200万例 ,淋病 6200万例 ,梅毒 1200万例 ,滴虫病 1. 73亿例 )。STI流行呈现明显的地区性或地理局限性特点 ,新发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南亚和东南亚 ,其次是次撒哈拉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他认为 ,为了更加准确、及时掌握流行情况 ,采取适当措施来控制性病的流行 ,建立包括STI、HIV/AIDS、病毒性肝炎和行为干预在内的监测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性病流行形势严峻在今年 5月底在京举行的“中美传染性疾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就指出 ,我国目前AIDS、结核病和肝炎的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尽管在全球范围内 ,我国仍属HIV低感染区 ,但近几年感染率呈快速增长态势 ,仅 2001年就比 2000年增长 58%,而且感染人群向一般人群转移 ,性传播途径感染所占比例已在一些省、市逐步上升。
在这次亚太性病学术大会上 ,有关专家估计 ,我国目前的HIV/AIDS人群实际数将近100万例 ,占亚洲总发病数 700万例的 1/7。与泰国高达 10%的患病率相比 ,我国还处于HIV/AIDS低流行区。但由于绝对数量大 ,且与其他性病形成交叉感染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更加复杂 ,难度加大。
会上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副主任沈洁在做“中国性病控制的国家阶段性计划”报告时也表示 ,我国当前包括HIV/AIDS在内的性病流行状况亟待重视 ,防治前景不容乐观。据她介绍 ,我国性病的增长主要是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的 , 19 9 8年的报告病例数为 63. 2万例 ,该数量是 19 85年报告病例数的 107倍 ;19 9 9年的报告病例数为 84万例 ,较 19 9 8年增长32%;2000年的报告病例为 86万例 ,增长幅度有所减缓。由于全国各地存在着大量性病漏诊和漏报 ,所以 ,实际性病患者比报告数多。据估计 ,实际性病发病数量可能是报告数的 8~ 10倍以上。
有关专家认为 ,目前 ,我国性病发病率在整个传染病中位居第二、三位 ,预计 3~ 5年后将跃居首位。全国 2000年以前的八种性病中以淋病为主的构成在 2 001年发生了改变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NGU)报告病例数超过了淋病 ,居第一位。这种性病流行谱的改变 ,对我国的性病防治策略和卫生资源配置都提出了调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