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鱼病,致病菌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菌、黏球菌、假单胞菌、弧菌等。它们在水质恶化、温度条件适宜等情况下才会发生。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完全可以避免这类鱼病发生。1.彻底清塘:每年秋冬捕捞后,将池水排干,曝晒池底。春放前45天,用高效清塘剂消毒,杀死有害生物。在放养前15天,每亩用70~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调节pH值,改良……
细菌性鱼病 ,致病菌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菌、黏球菌、假单胞菌、弧菌等。它们在水质恶化、温度条件适宜等情况下才会发生。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 ,完全可以避免这类鱼病发生。
1.彻底清塘 :每年秋冬捕捞后 ,将池水排干 ,曝晒池底。春放前 45天 ,用高效清塘剂消毒 ,杀死有害生物。在放养前 15天 ,每亩用 70~ 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 ,调节pH值 ,改良底质。
2.苗种消毒 :苗种用精碘、复合型二氧化氯或高效菌毒清消毒。消毒后用 0.8%~ 1 .5%的食盐水再消毒一次效果更佳。河蟹不宜用食盐消毒。
3.药物防治 :发病季节 (水温 20℃ )到来之前 ,用速效菌毒清或高氯精、速康B型等外用药消毒一次 ,另用肠炎灵、鳃病灵、克血灵或烂尾灵拌饵喂服 ,连喂 2天。发病季节 (水温 25~ 32℃ )每隔 10~ 15天用精碘或高氯精、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药物消毒一次 ,并用大蒜素和克血灵拌饵投喂 2天。养蟹养虾池塘在发病季节每 15天用新鲜生石灰化水泼洒一次 ,调节池水 pH值 ,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 15~ 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