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临床常遇到一些小儿低热不退而来寻中医治疗,其中,有些是经过西医治疗不效者,其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或潮热,或朝热暮退,或夜重昼轻等,常伴有头汗多,手足心发热,口干口臭,夜间睡眠不安宁,胃纳不振,或腹痛多啼,或腹胀喘急,面颊绯红,小便短黄,大便时干时溏,气味酸臭等。此有以下两种情况:
1、伤食、伤乳:此类患儿多因乳食不节,如乳食过量,或饥饱不匀等,导致小儿胃肠积滞不化。小儿稍有不慎极易被积滞损伤,积滞不化还可引起痰湿阻滞,湿热互结,久之而致脾肺气虚,卫表不固,抗病能力减弱,又很容易引起反复感冒而使发热加重。这类患儿平时多表现为厌食、挑食或偏食。若食积停滞,蕴结化热,常出现低热不退,所以治疗时应以调理脾胃,消积除滞为主。
方剂可选用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白术等。若腹痛夜啼甚者加槟榔、木香;积久化热者加胡黄连,黄芩;腹满者加川朴,炒枳实;肝旺脾弱症见烦躁,目赤等者加菊花、桑叶、栀子、丹皮、夏枯草等疏泄肝火之品;如外兼风热表证者可合银翘散加减;大便溏薄者可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等。另外,调节饮食也是治疗本证的重要方法,故应诱导患儿多食水果、新鲜蔬菜,以保持胃肠通畅。
2、病后或汗泻太过:此类患儿因血气未平或津液耗损,或余热未尽而致低热不退。其临床表现除低热不退外,常伴见身体羸弱,困倦乏力,面色青白,虚汗自出等。治疗宜调气补虚,养阴退热。
方剂可选用钱乙七味白术散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藿香、葛根、甘草。若虚热甚者可加黄芩、知母、胡黄连;虚烦少眠者加麦冬、五味子、夜交藤、茯神;虚汗多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或配合黄芪散(牡蛎、黄芪、生地)加减;若属痨热潮作者可合地骨皮散(地骨皮、知母、银柴胡、半夏、人参、茯苓)加减。]]>2004080033IT白领不要边吃东西边操作电脑,用完电脑后要先洗手再吃东西以避免传播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