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哪些临床表现?

[复制链接]
韩新月 发表于 2010-2-5 21: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繁杂,分类方法较多。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将其为左右对称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两大类。

  第一类: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以糖尿病性代谢障碍为基础。病变广泛,具有起病隐袭,对称性、多发性、先远端、后近端的特点,病情波动大,逐渐加重,少有完全缓解。

  (1)远端原发性感觉神经病变:此病变为常见类型。开始时可以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异常体征。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常伴有植物神经受损,无运动障碍或有而轻微。多从下肢开始,由足趾向上发展,上肢受累较晚。短袜及手套形分布的感觉障碍是其典型表现,少累及躯干。

  (2)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可呈急性或慢性起病,以下肢远端左右对称性无力为常见,可见于对称性感觉神经病变患者。近端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引起的腿上部及下脊部疼痛、进行性肌无力较少见。肌电图检查以神经原损害为主。病程多呈良性经过。

  (3)植物神经病变:患者一般伴有对称性感觉神经病变。主要有三种功能异常: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胃弛缓、阵发性夜间腹泻、结肠扩张等;心血管系统的血管运动反射受损(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加快及窦性心律失常等;泌尿生殖功能紊乱的排尿障碍、残尿量增多、逆行射精和阳痿。由于长神经较短神经易于受损,故无汗症多见于下肢远端,而在身体上部出现代偿性多汗症,表现为躯干和面部过度出汗而足甚至下肢却无汗。严重者可因丧失调节体温的功能而导致体温升高、中暑或虚脱。

  (4)迅速恢复的神经病变:新诊断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性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通过降低血糖浓度,这种改变可以迅速恢复。与其类同的是少数患者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时也出现感觉神经病变,表现为末梢性感觉异常或疼痛,称之为治疗诱导的神经病变或胰岛素性神经病变。

  第二类:单神经病变和多发性单神经病变

  此类以糖尿病性微血管病为基础。多见于老年人。

  (1)颅神经病变:在年长的无症状性糖尿病患者中,孤立或多发性眼外肌神经或颅神经麻痹可为疾病的首发症状,以动眼神经的单发性病变为多见,外展、滑车神经时可受累。有时可见双侧病变或复发者。眼肌麻痹多是突然起病,伴有眶后剧痛。动眼神经麻痹后有明显眼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但瞳孔运动神经纤维多不受累。三叉神经时有受累。

[1] 2 下一页


  (2)四肢及躯干单神经病变:任何周围神经均可受累,患病率的高低顺序一般为: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和股部单侧皮神经损害也较常见。损害常见于受压部位,往往急性起病,常有疼痛,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的“垂足”或“垂腕”。远端损害一般恢复较好,而近端损害恢复较差。胸腹部神经或神经根病变多见于50岁以上的长期糖尿病患者,多数伴有末梢神经病变,发病突然,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皮肤节段疼痛或感觉异常。夜间症状严重,体检可发现肌无力及感觉过敏。

  (3)下肢近端运动神经病变:患者病程较长,病情重,以左右非对称性髂腰肌、股四头肌及内收肌等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肌痛等为主要表现。大腿肌肉呈进行性、痛性、非对称性无力,患侧膝关节不稳,站立行走困难,膝反射消失和几种感觉异常。运动改变常为双侧性。

上一页 1 [2]

林业 发表于 2015-4-16 17: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住病从口入关,身体健康寿命添。少吃有滋味,多吃伤肠胃。饭后百步走,天天精神抖。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