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复制链接]
25345 发表于 2010-2-5 2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内分泌因素。老年人性腺功能减退,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骨基质形成不足。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合成、分泌骨基质和参与类骨质钙化,合成胶原纤维,雌激素不足使成骨细胞功能减弱,骨形成减少,雌激素有拮抗甲状旁腺激素的骨吸收作用,减少骨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敏感性,因而雌激素减少使骨对PTH的敏感性增加,增加骨吸收。性激素下降同时,肾上腺功能下降相对较少,合成类固醇过多,影响骨的形成,并使肠钙吸收减少,肾小管钙吸收降低。PTH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骨骼和肾脏,具有促进骨质吸收、升高血钙、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及促进钙的重吸收之作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病人血钙及PTH增高,发生明显骨质疏松。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退,容易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骨质疏松。降钙素(CT)是由甲状旁腺和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具有对抗甲状旁腺激素,抑制破骨细胞,减少骨质吸收及抑制钙在肠的吸收;并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磷、钠的排出,使血钙降低。CT缺少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之一。

  (2)营养因素。在成骨过程中需要由成骨细胞合成蛋白质和粘多糖,形成骨基质。蛋白质是骨形成的重要物质。蛋白质长期缺乏,血浆蛋白质降低,骨基质合成不足,加之缺钙因素,易形成骨质疏松。人体总钙量的99%存在于骨组织中,老年人由于雌激素减少,肾功能降低使25-(OH)D3转化为1,25-(OH)2D3减少和摄入减少等因素,出现负钙平衡。



wqfwqf 发表于 2015-4-15 2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动为健,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而不静,形劳不休,精耗神损;静而不动,易结气血,久即损寿。动静结合,相互促进,精血两旺。神采奕奕,强身安神,方能健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