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姓名:张仲徽
男 汉族 1936年生于上海 专业:中医针灸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中风 神经科疾病 1960年9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 1964年━1966年在北京市第二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 1977年━1978年 任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 主任医师 1982年以来 先后四次作为中国针灸专家组成员赴阿根廷 西班牙等进行医疗 讲学 学术交流 现任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专家委员会委员 高评委委员 多年来 参加过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偏瘫 脊髓空洞症 面神经麻痹 大脑发良不全 脑梗塞等的临床研究 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他认为 学习和应用针灸医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在人类的保健事业中 至今仍有大量问题尚未解决 所有人类古代和现代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均应不存在任何偏见地予以重视和利用 这就是概括为“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 古可指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宝库 洋可视为现代医学的成就 为了不断武装自己的医疗知识 两者均应不断学习 充实 丰富自己 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二 重视在医疗实践中遵循“治病必求其本” 和“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古代教诲 任何疾病均有其发生 发展的过程和转归规律 大量疾病在其形成之后 治疗一是困难 二是不少要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为此 一个临床医生应更重视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 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在医疗实践中不忘给患者以必要的预防知识 三 在针灸的医疗实践中 比较重视穴位的选择和配方 手法的应用是在比较重视取穴准 方向及针刺深度恰当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刺激 急性病 体质强 手法可较强 反之手法不宜过强 一般慢性病重视留针的作用 发挥“静以候气”的机制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效果 方法上以毫针针刺为主 重视灸法的应用及各种其他方法的配合应用 常可提高临床疗效 四 “久病必虚”和“不通则痛”是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大量问题中的共性问题 现在 扶正和疏通经络常是在治疗中要经常重视的方面之一 多种方法均可在这二方面起到作用 可按照具体病情和其它具体情况选用 五 在医疗实践中重视诊断(中西医)的明确 诊断与辨证的正确是了解 判断病情的基础 是决定治则的前提 必须予以重视并下功夫 在治疗上 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经验专长 常以选用针灸方法为主 结合中药及其它现代医学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