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健康百科] 懒散、酗酒也是“自杀”

[复制链接]
wyj-sy 发表于 2011-5-22 19: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是第二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专家提醒,平日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行为,诸如懒散、酗酒等,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无意识的隐性自杀行为。这类自我攻击也是人的心理隐患,应得到重视。

5 o Y! {2 M$ _, d( }

  今天上午,记者从自杀干预义务心理咨询现场了解到,自杀者的心理危机是一个链条式的反应过程,一天的咨询并不能完成自杀干预任务,也不能解决有不良生活习性如酗酒等隐性自杀行为者的心理障碍。因此,自杀干预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5 N4 j' X+ b% M% ~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表示,自杀是一个连续谱,从不自杀到有自杀企图、到进行自杀准备、最后自杀成功有许多环节,真正有自杀打算的人,今天未必会来寻求心理咨询,但这个连续谱上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成为自杀干预的对象,如此,才能防微杜渐。

: e! j1 p" {. G' }

  孙时进提出,不同地区人群的自杀特点与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在西方,80%至90%的自杀是精神类疾病引起的,而在我国,只有不到60%的自杀者系精神病患者,大量的自杀者是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状况、个人心理素质所造成的,尤其是“社会示范型自杀”行为,近年来逐渐表现出上升趋势。

& e4 ~' P% g& G) k+ {

  身价上千万的某成功人士,虽然在商界颇有建树,然而,他认为这种成功并不是他最终要追求的生活,每天郁郁寡欢,有一天,他突然选择终结生命,其死亡引起一片哗然。孙时进表示,这种“示范型自杀”例子并不罕见,自杀者通常是有灵性、聪明敏感型,一般人认为正常的现实生活,他们却能觉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内心冲突更激烈,但由于责任心、道德感较重,无法随性安排自己的生活,最后采取极端措施。

duwei 发表于 2015-4-16 2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一步优雅坦然,让一分何等清闲,忍一句无忧舒坦,耐一时快乐神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