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食疗饮食] 小动作养生法则

[复制链接]
悠悠绿水 发表于 2009-10-31 14: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只要常做、勤做,也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哦!       1、梳头
. A0 v& W1 D4 J% F3 r6 R  D* j  平时每天可梳头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梳头一次。2 j# E% G- p; I! m- g6 S3 ^
  中医理论: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末梢神经功能。经常梳头,可以疏通脉络,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的面容红润,是治疗失眠、眩晕和青少年白发的辅助手段。$ n# I+ `( m' b/ k
  2、干洗脸4 O% |$ S2 j* t; e4 _! x
  把搓热的手平放在面部,两手中指分别由前沿鼻两侧向下至鼻翼两旁,反复揉搓,到面部发热为止。然后闭目,用双手指尖按摩眼部及周围。每日3~5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
: ]8 l" A8 H& _  中医理论:面部神经很丰富,搓脸看增强脸部血管的弹性,有助皮表循环,皮肤润泽。搓脸的轻重依自己的感觉而定,但宜稍重一些。
0 P, o- ?' g2 A! c  3、踮脚尖
; k7 O% p* ~# K  z* X& |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尖的方法健身。具体做法: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保持2~3秒,可重复多次。  Q/ y4 X" \% Y
  中医理论:人在踮脚时,由于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可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酸胀及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
4 P# [& F8 w- Q2 A  4、叩齿
1 t; B/ b& ]8 N- A" p( u8 d  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有节律地轻轻叩击。每次叩4~8下,可使牙齿坚固,并能预防牙病的发生。
$ w% C8 `; r& z9 E4 @  中医理论:民间俗称“叩天钟”。事实证明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动和局部经络畅通,从而增强整个机体健康。1 c+ l+ N3 q7 j  e6 Y' {
  5、咽液% Z) m, Q; ?. c$ q' z/ A
  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6 Q# d% j2 S- i4 w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被古人誉为“玉液”。民间有“日咽唾液三百口,使你活到九十九”之说。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4 K$ f8 {6 ]5 L8 g
  6、深呼吸
& j0 U: S- A0 A- Y& m* W  吸气时鼓起肚子,会感觉到腹部和腰部有膨胀的感觉,呼气时充分将腹部排空,尽量的以最慢的速度呼出来, 尽量的让呼气保持更长。 0 h' \  J' B; `
       中医理论:中医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人深呼吸可以促进人的肺部排出浊气,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环。
, `+ m/ m) |) z0 p% P3 Z, |  7、搓足心
/ s% R: w) R4 V0 I7 \; H  每天晚上洗脚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钟,对健足强身十分有益。
( V0 ]& A, x9 i0 x6 y+ O( Q) s  Y  中医理论:足底是人的第二心脏,穴位经络从横交错,尤其是涌泉穴具有改善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8 R5 b3 n6 u9 }9 `( N$ @- Z  8、伸懒腰: ^7 f& G2 ]) |( h* M
  头部向后仰,两臂往上举,把手臂的肘部向上抬高超过胸部。感觉疲劳时,可多伸及个懒腰。
- o8 @+ k: T4 w, l( C, i  中医理论: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适用于常年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 k/ |* i- y0 `7 d7 z  9、手指运动( X: Q- f- {3 j1 M# C5 D& Z
  先按摩左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 秒钟。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 秒钟。换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e% v  I( H* `. c7 t& D
  中医理论: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中医上说“十指连心”是有道理的,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e( H8 f, x' @* M' m7 B, z" s
  10、揉腹
) e) @" {, ?1 ^" i! i  \$ v9 l  先用右手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次,再用全手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肿瘤等则不宜施行。
8 f. O( `6 f4 \, p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等功效。* }/ M; ]# M, t! ~2 ?+ c
  11、弹耳2 s5 f8 |# H9 B2 Y& `1 Y5 Q1 i
  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 A6 }7 {' I% A* `4 R: |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认为耳为肾之窍,是“宗脉之所聚”。 俗话“要想全身少得病,勤揉耳朵与聆听”,按摩特定的耳穴,不仅能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起到保健和美容的作用。
0 }. m0 n: C" r; ?  12、打哈欠; j/ i9 P' Q! l: V" y/ y/ q
  人在疲劳或室内温度过高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积聚增多;这时如果打个哈欠,可以使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增多,具有消除疲劳和送出紧张的作用。7 F0 v( \8 ?/ ~6 d2 j
  中医理论:打哈欠是机体的生理需要,是神经疲劳的信号,打哈欠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使眼睛感觉更明亮、舒适。
红人坊 发表于 2015-3-2 1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女人的风格不同,魅力也不同。但是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女人,以上这几条人生格言都需要好好领悟。明白了它,也就明白了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