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用药知识] 自我治疗的三大误区

[复制链接]
jiangjp 发表于 2010-2-5 07: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无关大碍”的疾病,大家都爱根据平时获得的健康知识,自己选择一些治疗方法。临床医学中把这称作自我医疗。近日,记者就非医学专业人士自我医疗中常见的问题,采访了医学专家。专家指出,自我医疗中有3个误区,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误区一:吃钙片补钙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钙的补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补钙”也成了许多人的保健方式。市场上补钙用品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有的人觉得钙片(氯化钙)便宜,干脆就每天吃钙片补钙。

  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博士陈慧说,其实氯化钙的吸收效率不好,达不到人体对钙剂的需求量。正常成人每天需要元素钙600mg。如果膳食结构合理,即有充足的牛奶、鱼、豆制品、肉、蔬菜的话,从食物中就可以吸收400--500mg,从而满足大部分的元素钙需要。

  中老年人钙的贮备不足,需要量有所增加。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的钙需要量也大于600mg,也需要钙剂补充。补钙时,不仅需要补充钙离子,还需要补充钙吸收的促进剂——维生素D3。选择钙剂的时候,首先要看这种钙剂的元素钙含量,还要看是否含有维生素D3,最好选择元素钙含量高又含有维生素D3的。

  陈慧博士介绍,其实钙剂不仅需要从食物中补充,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补充。坚持锻炼,每天快走8000步,可以增加钙的沉积。手、面部皮肤每天日晒一小时,也可以增加维生素D3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误区二:测血粘度预防中风

  血流变实验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临床实验。因为几乎大大小小的医院都做血流变(血粘度是其中的一项)实验,所以这个项目是家喻户晓,被人们作为预报“中风”的良方。有的中老年人每半年测一次,如果结果稍高就如临大敌,马上输“脉通”治疗。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心内科博士宋嘉说,其实血流变(血粘度是其中的一项)是一个物理指标,并不能完全作为“中风”的预报实验。宋嘉说,人的心脑血管意外疾病原因很复杂。有遗传的因素,有血管内皮的问题,有血液凝固机制的问题,也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不能仅用一个物理的“粘度”指标来预报。

  宋嘉博士说,血粘度很容易受到生理因素影响。如检测当天没有喝水、运动等,都可以使粘度升高。如果血粘度确实高,也要继续检测血脂、血糖、肝功能(排除高蛋白质的影响)、血液系统等,最后才能分析其对“中风”的影响。

  宋博士说,中老年人要注意运动和保健,积极治疗各种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遇问题多找医生咨询。

  误区三:吃抗生素治感冒

  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大家在自己选择感冒用药时,经常把“消炎药”作为首选。采访中,许多医生对这一自疗方法提出了质疑。专家指出,俗称的“消炎药”,指的就是能够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活性的抗生素。但是,各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大多是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抗生素对其无效。在这时使用抗生素,是一种浪费。而且,由于抗生素会破坏机体正常的细菌群落,反而可能导致新的细菌感染。

  但感冒也不是绝对不能用抗生素的。如果是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病毒性感冒继发了细菌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有许多种,有的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有的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患者自己选择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感冒以后最好不要服用口服抗生素。需要使用的,应该接受医生指导。

wwwwww 发表于 2015-3-31 12:1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活着,你就已经成功!如果你健康地活着,你就已经非常成功!如果你在健康活着的同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你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