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神经疾病] 消化性溃疡为何夜间痛,应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mri36110 发表于 2010-2-5 21: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分布于全世界。目前我国尚缺乏大批人群的发病率统计,一般认为人口中约10%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

  临床上,十二指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我国资料报道,两者之比约为3:1,且十二指肠溃疡中男性患者较女性为多,以青壮年常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约10%~15%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可终生无症状。其主要症状为上腹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表现为饥饿不适,返酸等。典型者呈轻或中等度持续性疼痛,范围局限如手掌大小,位于剑突下上腹部。疼痛常具有节律性,胃溃疡者上腹痛呈进食——短时缓解——疼痛——缓解,是由于胃溃疡者常伴胃炎,一次饱餐多会牵拉炎症区而引起疼痛,到胃排空后方舒适。约半数以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具有节律性:晨起空腹不痛,早餐后2~3小时开始出现疼痛,至午餐后才缓解,下午3~4点钟时又疼痛,至晚餐后缓解。但有一部分患者睡前或在午夜睡眠中又出现疼痛,这是为什么呢?

  午夜痛醒常提示病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绝大部分患者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结果使十二指肠球部有持续性的过度酸负荷,终于导致溃疡形成。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使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引起疼痛。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之午夜胃内食物已大部分排空而进入肠道,不能再有效地稀释胃酸,胃酸刺激溃疡面产生疼痛。那么,怎样有效地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午夜痛呢?

  首先,应禁烟、酒、少食多餐。少食可使胃窦扩张轻,胃泌素分泌少,使胃酸产生减少。睡前小餐应避免,因食物虽能中合胃酸,但随之继发胃酸分泌增加,有的老年患者喜欢睡前饮杯牛奶,以为可以养胃,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则不然,牛奶中蛋白质强烈刺激胃泌素分泌,引起餐后胃酸分泌过多,反而加重夜间疼痛。

  其次,做到合理用药。制酸剂为首选药,如胃舒平、胃得乐、氢氧化铝凝胶等,起中和胃酸作用,能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有防止夜间痛,除在餐后1~2小时服用外,睡前可加服一次。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时(如颠茄合剂、普鲁本辛等),常于三餐前0.5~1小时各服一次,睡前应再服用一次,且与制酸药同用。如此用药不但能松弛胃平滑肌,而能减少夜间胃酸分泌。如在应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的基础上,睡前加服一次以上药物,既可防止夜间疼痛,又能加速十二指肠溃疡愈合。

[1] 2 下一页


  再次,应掌握溃疡病的用药特点。溃疡病的治疗不同于治疗伤风感冒,症状一旦消失即可停药,治疗溃疡则不同。因为溃疡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及胃酸分泌增加有关。在服用抑酸药期间,血中胃泌素(一种能促使胃酸分泌的激素)会升高,但若突然停用抑酸药,升高的胃泌素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刺激壁细胞,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导致溃疡病复发。因此,溃疡病人当临床症状消失以后,应将药物从治疗量逐渐降低到维持量,如甲氰咪胍为400mg、雷尼替丁100mg、法莫替丁20mg、均为睡前服用一次。服药维持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均需用药3个月以上的时间。

上一页 1 [2]

7777777777 发表于 2015-4-6 14: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乱吃一顿伤,会吃千吨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